1942年2月1日毛澤東在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作了《整頓黨的作風》的報告,再次講了宗派主義的問題。毛澤東指出,由於二十年的鍛煉,現在我們黨內並沒有占統治地位的宗派主義了。但是宗派主義的殘餘還是存在的。什麼是黨內宗派主義的殘餘呢? 宗派主義殘餘的主要表現是鬧獨立性和個人主義,他們隻看到個體和局部利益,看不見整體利益,總是不適當地特別強調他們自己所管的局部工作,總希望使全體利益去服從他們的局部利益。在個人和黨的關係問題上,往往是在口頭上雖然也說尊重黨,但實際上卻把個人放在第一位,把黨放在第二位。鬧名譽、鬧地位、鬧出風頭。毛澤東在講話中強調:“要使我們黨的步調整齊一致,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奮鬥,我們一定要反對個人主義和宗派主義。”
在具體分析宗派主義殘餘的種種表現時,毛澤東指出,在外來幹部和本地幹部、軍隊幹部和地方工作幹部、老幹部和新幹部的關係上,以及幾部分軍隊之間、幾個地方和幾個工作部門之間的關係上,都必須反對和防止宗派主義傾向。在黨內相互關係的種種方麵,都應該提高共產主義精神,防止宗派主義傾向,使我們的黨達到隊伍整齊,步調一致的目的,以利戰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整頓黨的作風,必須徹底地解決這個問題。
毛澤東還指出,宗派主義的殘餘在黨外關係上也存在,其表現是對黨外人士妄自尊大,看不起人家,藐視人家,而不願尊重人家,不願了解人家的長處。這種傾向也是完全錯誤的。他強調,共產黨員和黨外人士相比較,無論何時都占少數。因此,共產黨員應該團結黨外一切願意同我們合作和可能同我們合作的人,隻有同他們合作的義務,絕無排斥他們的權利。
毛澤東引用《孟子》“以鄰為壑”這個典故加強說服力,對那些隻顧自己不顧他人的個人主義,隻顧本單位不顧全局的本位主義,向黨鬧獨立性的宗派主義殘餘等種種表現及其危害,進行了深入係統的分析批評,號召全黨提倡和弘揚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精神。對全黨幹部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起到重要作用,為全黨普遍開始整風奠定了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