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卷十三 盡心上·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
“知命者不立夫岩之下”,語見《孟子·盡心上》第二章:
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桎梏:古代束縛犯人的刑具。這裏比喻因犯法而被處死。
孟子本章大意是說,一切都是命運,但順應規律去行事,就會得到正常的命運。所以懂得命運的人不站在危險的牆壁之下。盡力行道而死的人,所受的是正常的命運;因犯罪而死的人,不是正常的命運。
這裏,孟子雖然說“莫非命也,順受其正”,似乎有宿命論的意思。但這個“順受其正”,並不是盲目等待,不做任何主觀努力,而是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作用,在“命”的範圍內,把事情做好;實際也就是要求在客觀條件、客觀規律許可的範圍內,做出正確的選擇,盡量把事情做好,既不要消極等待,也不能超越客觀條件,違反規律,更不能“立於岩牆之下”,或犯罪“桎梏而死”。顯然,這裏孟子“順受其正”的觀點,較有積極價值。它表現了孟子一個哲學思想,既承認命定論,但強調事在人為,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1916年12月9日,毛澤東致信黎錦熙,信中寫道:
今乃有進者:古稱三達德,智、仁與勇並舉。今之教育學者以為可配德智體之三言。誠以德智所寄,不外於身;智仁體也,非勇無以為用。且觀自來不永壽者,未必其數之本短也,或亦其身體之弱然爾。顏子則早夭矣;賈生,王佐之才,死之年才三十三耳;王勃、盧照鄰或早死,或坐廢。此皆有甚高之德與智,一旦身不存,德智則隨之而隳矣!夫人之一生,所樂所事,夫曰實現。世界之外有本體,血肉雖死,心靈不死,不在壽命之長短,而在成功之多寡。此其言固矣。然苟身之不全,則先已不足自樂於心,本實先撥矣。反觀世事,何者可欣? 觀盧升之集,而知其痛心之極矣。昔者聖人之自衛其生也,魚餒肉敗不食,《鄉黨》一篇載之詳矣。孟子曰:知命者不立夫岩(牆)之下。有身而不能自強,可以自強而故暴棄之,此食餒敗而立岩牆也,可惜孰甚焉!(《毛澤東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0頁)
黎錦熙(1890 —1978年),湖南湘潭人,語言學家。1914至1915年上半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任教,是毛澤東在“一師”讀書時的老師。1915年9月赴北京,後在北京師範大學長期從事教學工作。在“一師”時,毛澤東經常到黎錦熙住處請教,黎總是循循善誘,耐心教導。與毛澤東亦師亦友。去北京後,與毛澤東書信來往較多。
1916年毛澤東在致黎錦熙信中,說“古稱三達德,智、仁與勇並舉。今之教育學者以為可配德智體之三言。”“三達德”見於《禮記·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