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品孟子102(2 / 2)

顯然,毛澤東或老師袁仲謙對莊子的這一觀點是讚同的,並由此聯想到晚清名臣李鴻章,於是就有了這段有關李鴻章其人的評論。

李鴻章出身於名門望族。其父李文安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與曾國藩同年考取同榜進士,並在京為官。李鴻章少年聰慧,六歲就進入家館棣華書屋學習,攻讀經史,打下紮實的學問功底。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二十四歲便考中進士,選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同時,受業曾國藩門下,講求經世之學。

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後,李鴻章離開翰林院,回鄉創辦淮軍,以書生之身發跡於亂世之中。同治三年(1864年),李鴻章率淮軍攻陷蘇州、常州等地,和湘軍一起基本剿滅太平天國,接著又鎮壓了撚軍。因軍功曆任江蘇巡撫、湖廣總督,1870年繼曾國藩出任直隸總督,手握兵權,統領一方。

在常人看來,李鴻章堪稱軍功顯赫。毛澤東或老師袁仲謙卻認為此不過“杯水芥舟”而已。等到李鴻章執掌朝廷重權,代表清政府開辦外交事務時,喪權辱國,著著失敗,讓國家蒙羞受辱,自己也被後世唾罵。什麼原因呢? “水淺而舟大也”。

如何理解毛澤東或老師袁仲謙這一評價?腐敗的清政府與李鴻章相比來說,已處在“水淺”的尷尬局麵,李鴻章作為清朝仰仗的中興名臣,在淺水之中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說他“水淺舟大”,比喻其生不逢時。李鴻章算是一個強人,但他所處的晚清時代已經是窮途末路了,大舟被小水所誤,徒勞擱淺,也是李鴻章個人在時代中的悲劇。

毛澤東或老師袁仲謙認為李鴻章盡管在軍事上頗有建樹,但其才能尚不能登壇立政,比如他在外交方麵的才能就十分薄弱,以致屢有喪權辱國的“和談”。盡管李鴻章本人一生以外交能手自負,處理過許多重大的對外交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亦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但在毛澤東看來,李鴻章最多隻能算是一名“合格”的封建衛道士,絕不能成為力挽狂瀾的中流砥柱。孤身一力難扶大廈,背負罵名,成為祭壇上代人受過的犧牲品,也是在所難免。

結合李鴻章的命運,毛澤東或老師袁仲謙借用孟子的名言“君子之誌於道也,不成章不達”來說明事理。李鴻章的“誌於道”還“不成章”,也就是還沒有達到登堂入室治國安天下中興清王朝的程度。毛袁師生這樣評價李鴻章,其意不再褒貶近代史人物,而在以李氏之例,以孟子之理,勉勵天下學子不斷求業學道,腳踏實地,努力進取,不斷充實自我,不斷完善自我,達到“盈科”“成章”的境界和程度,成為有功於天下,有功於曆史的“拄天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