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卷十三 盡心上·引而不發,躍如也
“引而不發,躍如也”一語,出自《孟子·盡心上》第四十一章:
公孫醜曰:“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為可幾及而日孳孳也?”
孟子曰:“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道,我國古代哲學家的通用語,可作“規律”或“法則”解。
本章通過孟子與弟子公孫醜對話的形式闡釋了學習“道”的方法。公孫醜認為:“道”是很高、很美的,可是,要想得到它好比登天一樣,似乎難以達到。為什麼不能將它改變,使人不斷努力就可以接近呢?
孟子不同意公孫醜的觀點,他回答說:高明的工匠不會因為手藝拙劣的工人而改變或廢棄製作的規矩,後羿也不會因為拙劣的射手而變更開弓的標準,由此可見,教有成法、授有成例,是不可隨意變更做好事情的準繩的。
孟子接著指出:善於教射箭的人,他隻拉滿弓,不射出去,卻擺出躍躍欲試的樣子,以便學的人觀摩領悟。他在正確的道路上引導學習的人,是讓具有學習能力的人,都能夠努力跟得上。
這篇文章表明了孟子的這樣一個觀點:一切事物都有它的法則或標準。隻要教育者能夠在正確的道路上引導,學習的人是能從實踐中努力達到的。如果人為地降低標準,就會脫離實際。這在今天看來,也還有一些參考價值。
引而不發,躍如也:拉滿了弓,卻不放箭,擺出躍躍欲試的樣子。這裏比喻君子教導別人,隻教給學習的方法,重在啟發引導,讓人自己去體會,自己去做。後用以比喻做好準備,相機行事,或比喻善於引導,而不是包辦代替。
1927年3月,毛澤東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一文中說:
菩薩是農民立起來的,到了一定時期農民會用他們自己的雙手丟開這些菩薩,無需旁人過早地代庖丟菩薩。共產黨對於這些東西的宣傳政策應當是:“引而不發,躍如也。”菩薩要農民自己去丟,烈女祠、節孝坊要農民自己去摧毀,別人代庖是不對的。(《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33頁)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這篇文獻,是毛澤東為了答複當時黨內外對於農民革命鬥爭的責難而寫的。
隨著北伐戰爭的勝利,1926年下半年,湘、鄂、贛三省出現了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覺醒的農民組織起農協,不斷攻擊土豪劣紳、不法地主、貪官汙吏和舊惡勢力等各種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統治製度,引發了深刻的農村社會大革命。然而,如急風驟雨般迅猛興起的農民運動,卻遭到國民黨右派和封建地主豪紳的詆毀和破壞,甚至在共產黨內也受到了部分右傾機會主義者的懷疑和責難。
1927年初,毛澤東深入到當時全國農民運動的中心湖南,做了三十二天的考察工作,實地考察了湘潭、湘鄉、衡山、醴陵、長沙五縣的情況。在考察工作中,毛澤東廣泛接觸和訪問當地群眾,召集農民及其運動骨幹,取得了大量翔實的第一手資料。2月中旬,毛澤東回到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駐地武昌,在這裏寫出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這篇重要文獻。
在這篇兩萬多字的報告中,毛澤東根據當時農民運動與地主階級激烈鬥爭的現實,客觀分析了農村中各階級的革命態度和社會處境,熱烈頌揚了大革命中農民群眾為推翻鄉村封建統治進行的一切革命鬥爭和曆史功業,無情地批判了黨內外責難農民運動的各種謬論,重申了中國革命若想取得成功必須依靠農民階級的立場。
毛澤東在報告中記述的湖南農民在農會領導下做出了十四件大事。就其基本的精神說來,就其革命意義說來,都是好事。說這些事不好的,隻有土豪劣紳吧!
毛澤東在談到推翻城隍土地菩薩的神權時,對農民摧毀代表封建勢力的祠堂、菩薩的行為給予了肯定,並借用《孟子·盡心上》第四十一章中“引而不發,躍如也”一語,闡明了共產黨的策略。這是一種政治策略,是一種宣傳群眾組織群眾自覺革命的策略。黨對於農民破除迷信和其他不正當的風俗習慣時,不要去發號施令,包辦代替,而應該向農民加強宣傳,使農民思想覺悟提高後,自己起來進行革命鬥爭,自己動手去破除迷信。正如毛澤東一再指出:“有許多時候,群眾在客觀上雖然有了某種改革的需要,但在他們的主觀上還沒有這種覺悟,群眾還沒有決心,還不願實行改革,我們就要耐心地等待;直到經過我們的工作,群眾的多數有了覺悟,有了決心,自願實行改革,才去實行這種改革,否則就會脫離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