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卷十四 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三)
看完一本書總要提出自己的看法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句話,演化成“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書》的含義已不再是《尚書》或《書經》,而是指“書”這一概念,指所有的書籍。這樣,孟子這句名言也就成為教育人們讀書時不要盲目迷信書本,應該加以分析,有取有舍,有吸納有剔除,學會辯證地看待讀書的一種科學態度和方法。
這種情況下,它顯然具有了思想方法、學習方法、讀書方法方麵的更廣泛的意義和價值。
龔育之、逄先知、石仲泉著《毛澤東的讀書生活》一書,內有《“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一節,這樣寫道:
毛澤東常引用孟子的一句話:“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裏說的書,是指《書經》。毛澤東把它推而廣之,及於其他,就是說,不要迷信書本,讀書不要盲從,要獨立思考。他要求身邊同他一起讀書的同誌,在看完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之後,總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毛澤東在他寫的大量讀書批語中,提出了很多新穎的見解,作出自己的評價,有些見解和評價是相當精辟的。毛澤東認為,讀書既要有大膽懷疑和尋根究底的勇氣和意誌,又要保護一切正確的東西,同做其他的事情一樣,既要勇敢,也要謹慎。他不僅對待中國古書是這樣,對待馬克思主義的著作也是這樣。毛澤東對斯大林的《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一書評價是比較好的,但他在建議各級幹部學習這本書的時候,強調要加以分析:哪些是正確的,哪些說得不正確或者不大正確,哪些是作者自己也不甚清楚的。毛澤東在閱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發表了大量評論性的意見,提出自己的許多觀點;但他自己認為,這還隻是跟著書走,了解他們的寫法和觀點。他認為,應當以問題和論點為中心,收集一些材料,看看他們的論文,知道爭論雙方的意見或者更多方麵的意見,作進一步的研究。他說,問題要弄清楚,至少要了解兩方麵的意見。(龔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澤東的讀書生活》,三聯書店1986年版第13—14頁)
這段話,把毛澤東視孟子“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為一種科學的讀書態度和方法的思考和實踐,都有理有據的展示出來。毛澤東自己讀書,和別人一起讀書,讀中國的古籍,讀馬列著作,等等,都曾經這樣做過,也都獲益匪淺。
讀書時,切莫忘記:盡信書則不如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