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品孟子111(1 / 1)

引用卷十四 盡心下·民貴君輕

孟子“民貴君輕”的思想,是孟子政治哲學中最可寶貴的部分。有的學者認為這是封建時期的民權思想,有的學者認為這是封建時期的民主思想。這個思想記載在《孟子·盡心下》第十四章: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幹水溢,則變置社稷。”

社稷,土神和穀神。古代建國時立社稷壇,按時祭祀。社稷也代表國家。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說人民最高貴,國家是其次,國君排在最後。這就是著名的“民貴君輕”思想。按等級地位來說,君位是最尊貴的,臣民地位是卑下的。可是,為什麼說民比君還高貴呢? 孟子做了這樣的比較:一個人得到天子的賞識,可以當諸侯;得到諸侯的賞識,可以當大夫;隻有得到人民的擁護,才能夠當天子。這裏看到了人民的作用,把它提到最重要的地位。用後來的史事做注解,就更容易理解。例如李斯本事很大,受到秦始皇的賞識,當了丞相,本事再大,也當不了天子。劉邦沒有得到秦始皇的賞識,當不了丞相,卻由於受到人民的擁護,當上了天子。

孟子又從反麵論述這一思想:反之,失去了人民,連國家都不存在了,更用不著說君主。所以,如果諸侯危害了國家,就要以國家為重,廢黜他另立君主。如果國家不能保證人民的利益,那就以人民為重,廢掉國家。總之,政權可以更迭,君主可以易人。這一切都得取決於人民的態度。這是一種典型的“民為主”論。

由此可見,民為國本,民眾是最重要的。因此,得到人民,也就得到天下,失去人民,也就失去天下。怎麼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呢? 就是要得民心。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的向背是關鍵,它決定天下大勢。

孟子認為民是治國平天下的根本。這種重民思想,早在春秋時期,有些進步的思想家已經提出來了。《尚書·五子之歌》中就有“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說法。古人對遠古時代,特別是堯、舜、禹禪讓製度很讚賞。自周以來,隨著社會生產和階級鬥爭的發展,民眾的力量充分顯示出來了。反對君本、神本的思想逐漸強烈起來,天帝主宰一切的觀念被衝擊,重民思想進一步抬頭了。在先秦諸子的思想中,尤其是孔子、墨子、老子和莊子的思想中更為突出些。墨子主張“兼愛”“非攻”。老子的重民思想,表現在使百姓過著“小國寡民”的安居樂業生活。莊子則提倡個人自由,追求個性解放。所以孟子民本思想的曆史根源,是源遠流長的。

孟子繼承了上述的重民思想,並有極大的發展。孟子重民思想的特點,是從君民關係上大膽地論述了民為國本的激進思想。

孟子的這種“民貴君輕”思想就是肯定了人民是曆史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孟子認為得到人民真心擁護的人才能統治天下。誰能得天下,民心是決定因素,也可以說是民心主宰天下,主宰曆史,或者叫民心決定論,民心史觀。民心史觀雖然不是唯物史觀,其合理性、進步性,卻是非常明顯的,與唯物史觀在重視人民大眾方麵則是一脈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