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品孫子114(1 / 1)

引用卷·九地篇·置之死地而後生

——運用與發展之二十二

戰爭年代,當我軍麵臨危亡之境,毛澤東往往好用孫子“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的名言,激勵三軍將士奮勇搏戰,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精神殺出生路,把死亡贈給敵人。

孫武子根據用兵作戰的原則,在他的兵學著作《九地篇》中,把戰地地理分為九種情況,即散地、輕地、爭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圍地和死地。

九種戰地地理,就有九種作戰方法。這九種戰地地理的後三種,即圮地、圍地和死地,都是險境,而尤其以“死地”最為嚴重。

作戰,有“勝戰計”,也有“敗戰計”。所謂“敗戰計”,即是軍隊處於險境、處於局部失敗、處於暫時困窘狀況下的反敗為勝之計。“死地”的軍隊求生求勝,也應屬於“敗戰計”。

孫子《九地篇》有三段探討“死地”作戰的論述:

孫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圍地,有死地。……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者,為死地。是故……死地則戰。

凡為客之道,深則專,淺則散。……無所往者,死地也。……死地,吾將示之以不活。故兵之情:圍則禦,不得已則鬥,過則從。

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於害,然後能為勝敗。故為兵之事,在於順詳敵之意,並敵一向,千裏殺將,此謂巧能成事者也。

這三段語錄的相應譯文是:

孫子說:根據用兵作戰原則,戰地在地理上有散地、輕地、爭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圍地、死地之分。……拚死奮戰就能生存,不拚死奮戰就會覆滅的地方叫“死地”。所以……處於死地就要迅猛奮戰,死中求生。

大凡作為“客軍”,進入敵國境內作戰的規律是:深入敵境則軍心專一,淺入敵境則軍心渙散。……無路可走的地區就是“死地”。……在死地就要顯示出決一死戰的信念。所以,士卒的心理狀態是:陷入包圍時就會竭力抵禦,迫不得已時就會拚死戰鬥,深陷險境時就會言聽計從。

把他們置於絕境然後才能得以保存;把他們置於死地然後才能起死回生。三軍陷入絕境,然後才能贏得勝利。所以,指揮作戰的事情,在於詳細地觀察敵人的意圖,集中兵力朝一個方向進攻,這樣,即使長驅千裏,也可以斬殺敵將,這就是所謂應用巧妙的方法而能夠製勝的成功者。

另外,《孫子·九變篇》也說“死地則戰”,《孫子·勢篇》則有“危則動”的議論。這與《九地篇》關於死地的論說一脈相承,互相發明。

總括孫武子的“死地”戰法,大致有五層意思:(一)軍隊走投無路之處(“無所往者”)是“死地”。(二)處於“死地”軍隊的生存狀態是“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三)死地的戰術措置是勇敢戰鬥(“疾戰”,“死地則戰”,“不得已則鬥”)。(四)處於死地之指揮員要告誡官兵下定必死殺敵的決心(“示之以不活”)。(五)死中求生,敗中求勝,“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

《十一家注孫子》中,梅堯臣注“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此句曰:“地雖曰亡,力戰不亡;地雖曰死,死戰不死。故亡者存之基,死者生之本也。”(《十一家注孫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07頁)這已接觸到亡與存、死與生的辯證法。軍隊處於絕境,下必死之決心奮力作戰,殺出生存血路:亡轉化為存,死轉化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