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品孫子116(1 / 2)

引用卷·九地篇·置之死地而後生 (二)

韓信背水陣的“曆史事實”

漢初韓信擊趙,在井陘背水為陣,大獲全勝,乃“陷之死地然後生”之著名戰例。

1938年5月,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曾經舉出“韓信破趙之戰”等戰例,以為中國古代“強大之軍打敗仗、弱小之軍打勝仗的曆史事實”。《論持久戰》收入《毛澤東選集》時(20世紀50年代中期),選編者為“韓信破趙之戰”作注釋說:

“公元前二O四年,漢將韓信率部與趙王歇大戰於井陘(在今河北井陘縣)。趙軍號稱二十萬,數倍於漢軍。韓信背水為陣,率軍奮戰;同時,遣兵襲占趙軍防禦薄弱的後方,使其腹背受敵,遂大破趙軍。”(《毛澤東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第517頁)

《毛澤東選集》的注釋,是經毛澤東親自審閱修改定稿的。這說明毛澤東十分熟悉這一戰例,也非常欣賞韓信在這一戰役中“背水為陣”所表現出來的指揮才能。

韓信“背水為陣”勝趙軍,大史學家司馬遷有生動表述。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漢王劉邦二年(公元前205年)9月,韓信、曹參率軍擊滅叛漢降楚的魏王豹後,黃河以北還有代、趙、燕等諸侯國。這時,韓信向劉邦提出一個逐個消滅代、趙、燕,然後東出三齊,截斷楚軍糧道的戰略包圍計劃。劉邦采納了這一重要建議,增調步兵三萬,並派熟悉情況的張耳去協助韓信。同年閏九月,韓信率領部隊擊破代國,擒獲代國的相國夏說。這時,劉邦把韓信的精兵調去滎陽、成皋一線,抗擊項羽的進攻。第二年(公元前204年)9月,韓信率領數萬人越過太行山向東進軍,進攻趙國。

井陘口(今河北獲鹿西南十裏的土門關)是太行山八個隘口之一。在它以西,有一條長約百裏的狹窄驛道,不利於部隊行動。趙王歇與趙軍統帥陳餘集中兵力於井陘口,號稱二十萬,準備與韓信決戰。謀士李左車向陳餘獻計說:韓信越過黃河,俘虜了魏豹、夏說,乘勝進攻趙國,士氣正旺,必須避其鋒芒;但是,漢軍從千裏以外運軍糧來,補給困難,井陘道路狹窄,車馬不能並行,它的軍糧一定在後麵,隻要趙軍利用深溝高壘,堅決不出戰,讓我帶領三萬人馬從小道出去奪取漢軍輜重,切斷韓信的糧道,使他求戰不能,後退無路,不出十天,就可以把韓信、張耳的頭拿回來。否則,我們是一定要被漢軍打敗的。但是,陳餘卻說“義兵不用詐謀奇計”,並且認為韓信兵少又疲勞,對這樣弱敵避而不擊,就會引起諸侯的輕視而來進攻趙國,拒絕了李左車的意見。

韓信探知李左車的作戰方案沒有被采納、趙軍統帥陳餘有輕敵情緒和希圖速決等情況後,十分高興,立即指揮部隊開進到距井陘口三十裏的地方駐紮下來。當天半夜,傳令部隊出發,向前推進。同時,挑選兩千名騎兵,密令他們每人手持一麵漢軍的紅色旗幟,從小路迂回到趙軍大營翼側的抱犢寨山(今河北井陘縣東),隱蔽起來,等待趙軍離開營寨追擊漢軍的時候,搶占趙軍營寨,把漢軍旗幟樹立起來,從側後斷敵歸路。接著,韓信又派一萬多人到綿蔓水(今河北井陘縣境)東岸,背靠河水擺成陣勢,以迷惑趙軍,增長其輕敵情緒。趙軍看見漢軍背水列陣,無路可退,都暗笑韓信不懂兵法,十分輕視。天一亮,韓信親自率領漢軍,打著大將的旗幟,帶著大將的儀仗鼓號,向井陘口開進。趙軍離營出戰。雙方大戰了很久,漢軍假裝戰敗,扔掉旗鼓儀仗,向綿蔓水方向後退,與事先背水列陣的一萬人會合。趙王歇和陳餘誤認為漢軍真的打了敗仗,指揮部隊追擊漢軍,搶奪戰利品。漢軍前麵是敵人,背後是河水,拚命抵抗。這時,埋伏在趙營側後的漢軍騎兵乘勢搶占趙軍營寨,拔下趙軍旗幟,換上漢軍的旗幟。趙軍久戰不勝,陳餘下令收兵。當趙軍發現大營全部插上漢軍旗幟時,大驚失色,紛紛逃散。占據趙營的漢軍,乘機出擊,韓信也指揮部隊發起反攻。趙軍向泜水(今河北獲鹿南五裏,現在已經湮塞)敗退,被漢軍追上,全軍覆沒。趙王歇被俘,陳餘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