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卷 毛澤東與孫臏指揮藝術 (三)
這就是“圍魏救趙”的辦法
孫臏創立的“圍魏救趙”戰法,對中國古代兵學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三十六計》把它列為第二計,引申說:“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華鋒、王興業主編:《十大兵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05頁)意思是說,打兵力集中的強敵,不如把它調動開、分散後變成弱敵再打;先發製人打強敵,不如後發製人打弱敵。此一兵法的基本精神,在於攻其所必救,而殲其救者;攻其所必退,而殲其退者。以此達到趨利避害、尋機殲敵的目的。
毛澤東把“圍魏救趙”戰法運用於中國革命戰爭,創造了許多出色戰例,並給予了理論發揮。
在抗日戰爭中,“在敵人數路圍攻的情況下,遊擊戰爭的方針是打破這種圍攻,采取反圍攻的形態”(《毛澤東選集》第二版第二卷,第418—429頁)。1938年,毛澤東總結我抗日軍民反圍攻作戰的經驗時說:
在反圍攻的作戰計劃中,我之主力一般是位於內線的。但在兵力優裕的條件下,使用次要力量(例如縣和區的遊擊隊,以至從主力中分出一部分)於外線,在那裏破壞敵之交通,鉗製敵之增援部隊,是必要的。如果敵在根據地內久踞不去,我可以倒置地使用上述方法,即以一部留在根據地內圍困該敵,而用主力進攻敵所從來之一帶地方,在那裏大肆活動,引致久踞之敵撤退出去打我主力;這就是“圍魏救趙”的辦法。(《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二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256頁)
毛澤東講了抗日根據地“反圍攻”作戰如何運用“圍魏救趙”戰法:敵軍深入根據地而且“久踞不去”,我軍則“用主力進攻敵所從來之一帶地方,在那裏大肆活動”,這就是“圍魏”,攻其所必救;引誘“久踞之敵撤退出去打我主力”,這就是“救趙”,解除日偽軍對根據地的“久踞”。這樣,用“圍魏”調動敵人,疲憊敵人,使敵人暴露弱點,以便造成我軍在運動中消滅敵人的有利條件和戰機。
圍魏救趙,“圍魏”是手段,“救趙”是目的,是通過圍魏救趙,誘敵脫離陣地,出兵增援,以便我殲敵於增援之中,也即運動之中。
圍魏救趙,是抗日戰爭中我軍處於內線地位,打破日偽軍圍攻而采取的主要方法之一。我軍運用此法,給予敵人以重大打擊,1944年3月5日至6日,新四軍在江蘇淮安打的車橋戰役,是此法的成功一例。新四軍第一師師長粟裕和政委鍾期光先指揮一部兵力,乘夜突入車橋鎮,殲敵大部。這一攻勢,引起淮陰、淮安、泗陽、漣水之敵的震驚,遂出兵車橋增援。第一批增援日軍遭我伏擊,第二批、第三批援兵也先後遭我截擊,被分割包圍,直至圍殲。此役的勝利,使敵軍倉皇收縮兵力,放棄曹甸等十多個重要據點,使我淮安以東的地區連成一片。
由此可見,毛澤東指揮下的八路軍、新四軍將類如“圍魏救趙”的戰法,運用到了抗日遊擊戰爭之中,取得了顯著的實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