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品孫子125(1 / 2)

附錄卷 毛澤東與孫臏指揮藝術 (四)

“圍魏救趙”與政治反攻

抗日戰爭時期,爆發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1940年10月,國民黨軍事當局強令長江南北和黃河以南堅持抗日的新四軍、八路軍全部開赴黃河以北。中國共產黨一方麵駁斥這一無理要求,一方麵從維護抗日大局出發答應將安徽南部的新四軍部隊調到江北。1941年1月,皖南的新四軍九千餘人,取得國民黨當局的同意,向江北轉移。部隊行至安徽涇縣茂林地區,遭到國民黨頑軍七個師八萬餘兵力的突然襲擊。經七晝夜浴血奮戰,彈盡糧絕,除小部分突圍外,大部壯烈犧牲,一部被俘。軍長葉挺被扣,副軍長項英、副參謀長周子昆遇害,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犧牲。

1月7日“皖南事變”發生。當時,劉少奇(化名胡服)在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陳毅時任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代總指揮。劉少奇每天通宵達旦,隨時為新四軍軍部和延安的聯係收轉電報,提出建議,以便更有效地援救新四軍軍部。

12日,劉少奇、陳毅向中央提出建議,用“圍魏救趙”的辦法來緩解皖南新四軍軍部的困境。電報快速拍往延安。電報提出:由於新四軍約九個團的兵力被顧祝同五個師包圍於茂林附近,激戰六晝夜,已至絕境,望中央速向重慶方麵嚴重交涉。同時,提出“請朱(瑞)、陳(光)、羅(榮桓)在山東準備包圍沈鴻烈,蘇北準備包圍韓德勤,以與國民黨交換。”

韓德勤,當時任國民黨江蘇省政府主席、國民黨軍魯蘇戰區副總司令;沈鴻烈,當時任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國民黨軍魯蘇戰區副總司令。

第二天,劉少奇、陳毅的建議被中央采納。毛澤東親擬電文:

同意胡陳十二日電。蘇北準備包圍韓德勤,山東準備包圍沈鴻烈,限電到十天內準備完畢,待命攻擊,山東由朱陳羅負責,蘇北由胡陳負責,以答複蔣介石對我皖南一萬人之聚殲計劃。(《包圍韓德勤沈鴻烈以答複蔣介石對皖南新四軍之聚殲計劃》,《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二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610頁)

這個電報表明,“圍魏”是指包圍韓德勤、沈鴻烈,而“救趙”就是緩解皖南新四軍軍部的困境。

“皖南事變”發生後,全黨全軍義憤填膺,強烈要求反擊國民黨,為新四軍死難將士報仇。

1月14日,毛澤東收到新四軍軍部陷入絕境後的最後一封電報。葉挺被俘,怒不可遏。中共中央指示,“在政治上軍事上迅即準備作全麵大反攻,救援新四軍,粉碎反共高潮”,要求各地準備對付最嚴重事變。

15日,毛澤東電告周恩來、葉劍英並告彭德懷、左權、劉少奇、陳毅等:“蔣介石一切仁義道德都是鬼話,千萬不要置信。中央決定發動政治上的全麵反攻,軍事上準備一切必要力量粉碎其進攻。”並強調說:“隻有猛烈堅決的全麵反攻,方能打退蔣介石的挑釁與進攻,必須不怕決裂,猛烈反擊之,我們的溫和態度須立即終結。”“圍魏救趙”變成了“全麵反攻”。

劉少奇收到中央電報後,麵對皖南新四軍的嚴重情況,經過認真思考後認為“圍魏救趙”已失去了意義。權衡利弊後,劉少奇致電毛澤東及黨中央指出,在當前的形勢下,國民黨未投降,仍繼續抗戰,對國共合作仍不敢分裂,且怕影響對蘇聯的關係。在此時,我黨亦不宜借皖南事件與國民黨分裂。另外,目前華中根據地很大,但兵力不夠,不能鞏固。鹽阜區土匪亦蜂起,黃橋已被敵占,海安亦有被敵占領可能。我們部隊尚須休整補充。故以華中來看,在半年、一年之內不發生大的戰鬥,肅清土匪,鞏固現有地區,對我為有利。根據上述情況,劉少奇提議:以在全國主要的實行政治上全麵大反攻,但在軍事上除個別地區外,以暫時不實行反攻為妥。這是劉少奇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分析第二次國共合作的特點,結合華中地區的鬥爭實際提出來的,有很強的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