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文學多嫵媚09(2 / 2)

關於母親的剪紙藝術,我想多說幾句。

剪紙是滿族聚居區特別是閭山一帶上層婦女的一項重要的女紅,也是當地女性唯一接受過名師(也都是女性)指點的獨特的文化傳承。像江浙的絲繡,京津的書畫一樣,都是閨閣中從小養成的富有文化品位的傳統技藝。滿族剪紙,在藝術上具有本民族特定的語言和風格,有“無字天書”之美譽。就其文化淵源來說,它屬於氏族社會未形成文字之前,遠古風情的形象記憶,折射著一個古老民族的充滿原始意味的圖騰文化信息。

舊時在這一帶,走鄉串戶,隨處都能見到從白頭老媼到少年女童的剪紙藝人,俗稱“剪媳婦人兒”。剪紙藝術題材豐富多彩,包羅萬象,舉凡風花雪月,飛潛動植的自然風貌,日常生活中的婚喪嫁娶、衣食住行,以及反映古老文化傳統的生產習俗、節令習俗、婚喪習俗,還有遍布民間的神話傳說,可說是應有盡有。

母親有一個做工精細的藤箱,裏麵珍藏著大量的剪紙冊頁,大多是她的作品。父親和姐姐全麵觀賞過,平時不許任何人開啟。我上了中學之後,曾給我展示一次。記得裏麵以人物為最多,大別之有三類:一是各種神祇,有頭戴尖盔、手持利斧、胸圍闊大、勇武有力的天神與山神,旁邊分布著熊、狼、虎、豹,襯托其威武,或者作為獵物。有的羊角、人麵,頭上點綴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裝飾。二是千手觀音,頭上站著神鴉,十幾隻手同時舉起,每隻手上各托一隻朱鳥,雙腳踏著雙頭雙尾的蛇輪。三是形形色色的祖神,也就是女神,或者叫母親神。薩滿文化中崇尚女神,其中有盜火女神、創生女神、百穀女神、爭戰女神,還有什麼柳樹媽媽、佛陀娘娘、泰山奶奶、媧皇老母;而最多的是各種各樣的生殖女神。有的腰圍肥大,乳`峰高聳,雙腳叉開,旁邊是九個拉手的娃娃。母親所剪的嬤嬤人兒,都是身著旗裝,頭梳高髻,或者頂戴耷拉翅的滿族裝束;人物正麵站立,兩手下垂,手和手相連,五官一律陰刻,鼻子為三角形。至於外祖父壽誕之日所剪的各種人物圖像,是她專門和舅母一起研究創作的。

翻看著剪紙冊,我隨口說:“看來滿族是特別重視生育的。”

母親說,“也不止滿族,哪個家庭不盼望著人丁興旺、兒孫滿

堂呀?”

我想了想,也真是這樣。《詩經》中,周人就以昆蟲中繁殖力強的螽斯(俗稱蟈蟈)為喻體,祝賀新人多子多福,家族繁衍昌盛,舊時稱之為“螽斯衍慶”。

在舊時代,一般的母親在幼小的兒女麵前,都避談生育之類的話題,可是,滿族在這方麵比較開放,他們早婚的較多;為了早日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一些殷實富戶還有娶大媳婦的習慣。

母親那些剪紙作品,粗粗看去,都是左右對稱的;構圖嚴密、飽滿,層次分明,古樸、蒼勁,簡潔、粗獷,人物動感很強,力求平麵上表現深度,寸紙中拓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