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文學多嫵媚50(3 / 3)

這一切,都促使我對美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新的曆史時期,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出現的大量新事物、新思想、新現象,包括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披肩發、牛仔裝、喇叭褲、蛤蟆鏡、迪斯科等等,即便是從工作出發,也都需要有個明確態度、做出正確解釋,也催促我對於美感問題的鑽研。

二、關於美的本質,它究竟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美是在物還是在心,還是主客觀統一?我的看法是,作為以審美和藝術問題為中心、進行哲學性思考的美學,如果單從在物在心角度,也就是從哲學概念角度、認識活動角度來解讀,恐怕也難以解釋清楚。美,產生於美感。一種事物之所以成為美的,是因為欣賞它的人心裏產生了美感。原則上講,審美活動不屬於科學範疇,它並非認識問題,而是一種體驗,是人和世界的一種溝通、一種體驗—中國古代先哲稱之為感興。在中國文化的固在品格中,一直把美學原理建構成一種美/美感/藝術三合一的體係。

三、隨著美學研究的深入,逐漸地由叩問美的本質轉移到美感體驗上來,體驗到審美距離以及人的情感對於美的體驗的影響—不同的審美距離,不同的審美對象以及不同的審美心情都會對最終的美感造成影響,從而確立了距離說、移情說等美學原理。

瑞士美學家布洛指出,美感是主體與對象在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時產生的。一定的距離,使客觀現象與現實的自我脫開實際利害關係,審美和藝術超出實踐關係,以純粹的審美眼光來觀賞對象,使一切審美價值與實用的(功利的)、科學的或倫理的價值區別開來。

所謂“距離產生美”,說的是人們在欣賞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審美過程中,必須保持特定的、適當的時間距離、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時間距離,指與審美主體的接觸時間不能過於長久,否則會造成對審美主體的審美疲勞,從而使美的事物失去其應有的美感。空間距離,是指審美情感對審美主體的美化作用。由於消除了利害考慮,模糊了具體印象,往往會產生嶄新的體驗。

當我們聚精會神地觀察審美對象時,往往會產生把我們的生命和情趣注入到對象中,使對象顯示出情感色彩的現象,據此,德國費肖爾父子提出了“移情說”。杜甫的詩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正是這種“移情”的結果。

四、美是一種發現,發現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朱光潛先生說:“任何審美活動都是一種創造活動”;李澤厚先生說:“美,隻能是人類主觀心靈的創造”;蔣孔陽先生說,“美是恒新恒異的創造”,“美是多層累的突創”。在這個問題上,幾位美學大家的意見倒是一致的。

五、讀過了西方、蘇俄、印度的美學典籍,也加深了我對爛熟於心的中國古代經典中美的論述的理解。《論語》一書本是講述原則、道理的,許多篇章甚至是語錄體,但它並不是板著麵孔,枯燥地進行說教。《先進》篇載:孔子與子路、冉有、公西華坐在一起談心,曾點在旁邊悠閑地鼓瑟,孔子便問他:“點,爾何如?”曾點聽了,便用彈瑟的手指在弦上一攏,鏗然一聲,把瑟放下,站了起來答道:“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我同意曾點的主張)”這裏有場景,有形象,有細節,有哲思,有詩情畫意,充滿了優美的意味。再如,《莊子逍遙遊》篇:“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這些都是中國古代美學描述美感的典型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