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文學多嫵媚54(1 / 3)

文學自傳·變革中的升華(1985—1995)·采 風

說到紀遊散文的寫作,我聯想起參加過許多次的文學采風活動。

采風,原根意義是指對民情風俗的采集,曆史上一般特指對地方民歌民謠的搜集。這裏屬於概念的借用,主要是指應各地邀請、由作協或其他文學團體組織的深入景區、深入基層、深入民眾的采訪、觀光活動。我從1985年第一次外出采風到現在,參加由全國作協以及各地作協組織的文學采風活動,大概不下三十次,每次都能寫出一兩篇文章,或為遊記,或為隨筆,多數情況下,還會即興、即景寫些詩詞。

對於作家來說,采風活動是必不可少的。直接獲取創作素材、推動文學創作自不必說;更主要的還是作家本身能夠從中受益—以文會友,相互切磋;放鬆心態,觸發靈感;開闊視野,擴展胸襟;同時也是接受新事物、獲取新知識的極好機會。

1998年,中國作協采風團來到涼山彝寨,受到了熱情好客的主人的熱烈歡迎。他們早早地歡聚村頭,置酒接風。一隊靚裝麗服、美目流盼的彝族姑娘,手裏擎著酒杯,高歌侑酒。我以素無飲酒習慣為辭,姑娘們便齊聲唱著:大表哥,你要喝。/你能喝也得喝,/不能喝也得喝,/誰讓你是我的大表哥!/喝呀,喝!/我的大表哥!在這種情殷意切的態勢下,別說是濃香四溢的美酒,即使是椒汁膽液,苦藥酸湯,也不能不傾杯而盡。

在接風席上,彝族姑娘們表演了一個《喜背新娘》的歌舞節目。寨子裏的姐妹們打扮得花枝招展,把阿呷姑娘圍在木屋中央,和著歌聲、笑聲,為她將紅白相間的童裙換成中段為黑藍兩色的少女長裙;將獨辮分成雙辮,盤在花頭帕上。—阿呷姑娘就要出嫁了。女伴們的纏綿悱惻、難舍難分的《惹打》嫁歌還沒有落音,外麵的迎親隊伍已經進來了。啊,原來,散文家吳泰昌竟“混”在迎親客裏麵,而且是“喜背新娘”的角色。大家齊聲道“好”,一致讚揚導演的眼力。隻見姑娘們七手八腳,瞬時間就用鍋煙灰把我們的“江南才子”打成了花臉,引得全場哄然大笑起來。吳才子靈巧機智,趁著慌亂、喧嘩,背起新娘阿呷就走,把全場歌舞騰歡推上了高潮。

在涼山彝家婚禮的實際生活中,不管去往男家的路是遠是近,新娘都得由人背著,有的地方也可騎馬。因為新娘的雙腳是不能沾地的,這祖輩傳留的規矩,誰也不能違背。彝族諺語說:“不搶不背身不貴,背去的媳婦賽千金。”

背新娘頗有講究,一般由新郎胞弟或堂弟擔任。要求背上的新娘要側身、曲膝,雙手擱放胸前;背新娘者不得用繩帶捆係,隻能雙手托住新娘彎曲的小腿。如果路程遙遠,需要在途中過夜,新娘亦不能進入迎親隊伍借宿的人家,隻能在戶外由人們輪流守護著,靜待天明。

接下來,就是聽歌。有人說,到涼山來,忘了吃,忘了喝,忘不了彝家姑娘一曲歌。彝族民歌中數量最大的自然是情歌;其次,酒歌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人生酒歌”一般以敦勉、教誨為目的;還有一種“塘酒歌”,老人們坐在一起,通過歌唱,談古論今,展示才智,這種酒歌多為鴻篇巨製,內容淹博,素有“歌母”之稱。據熟諳聲樂藝術的朋友講,彝家唱歌發聲的方法很科學,很考究。他們善於使口腔、喉腔、胸腔和鼻腔巧妙、自然地加以配合,達到音距大、吐氣長,音域寬闊,即使數十拍的長樂句也能一氣嗬成。彝家女兒長成大姑娘了,一般都隨身攜帶一種用竹片或鋼片製成的口弦,演奏時,將口弦置於唇間,左手握住弦柄,右手輕輕地撥動篾尖,或吹或吸,發出柔和、婉轉的清音,借以表達複雜、細膩的情感。這美妙的音樂所洋溢的萬種柔情,會使熱戀中的小夥子如登春台,如飲醇醪。

我們這次采風活動的核心內容,是參加農曆六月二十四的涼山彝族火把節。大家乘車來到普格縣五道箐鄉拖木溝的一處非常開闊的草坪,四周天然隆起,形似看台,上上下下已經坐滿了人群,據說達三萬餘人。

彝家常說:過年是嘴巴的節日,火把節是眼睛的節日。意思是,過年講究吃好喝好,而火把節講究的是穿戴打扮,好玩耐看。放眼望去,盡是姑娘們的七彩裙、花頭帕、繡花坎肩和小夥子們的白披氈、藍披氈、花腰帶,好像一個碩大無朋的五彩花環籠罩在青蒼的碧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