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墩上的悖論15(2 / 2)

始皇帝的欲望在無限度地擴張,又在一重重地幻滅。

先是期待著煌煌帝業千秋萬世綿延不絕,因而,下力打造一個固若金湯的千年王國。後來覺得,既然自己是德配“三皇”、功侔“五帝”的不世出的偉人,那就應該像神仙那樣,擺脫“生命有期”的限製,於是,求仙拜神,乞求長生不老之藥。待到覺察這一欲望輕易難以實現時,便大做死後的文章,奉行中國自古以來“侍死如侍生”的禮製,堅信死後還會有一個幽冥的世界,可以把生前的一切統統帶到地下,這樣,在陰世間的生活,就會同活著時一樣。於是,動用了七十多萬民夫,為自己精心營造陵墓—一個規模龐大、形製複雜的地下王國。

始皇陵占地五十多平方公裏,周長六千多米,高達一百二十米。經過兩千多年的人為破壞與風雨剝蝕,至今仍有六十五米高。墓內構思奇特,極具匠心,設計完全仿照都城鹹陽模式。內外兩重城垣,呈南北狹長的“回”字形。鹹陽皇宮所在的小城,位於大城之西;供他死後靈魂起居的寢宮,也建在小城內,同樣處於陵墓西部。墓中修建了各種宮殿,厘定百官的位次,並貯藏無數珍稀貴重的寶物。裏麵砌築“紋石”,堵塞了地下泉水,四周厚塗丹漆,以防止潮濕。還用水銀做成百川四瀆,環繞其間,以機械轉動,川流不息。

民間廣泛流傳,秦陵地宮內有水銀所製的五湖四海,始皇帝躺在純金打就的棺材裏,遊蕩在水銀液彙成的江河之上,如同生前四出巡幸一般。穹頂上,有日月星辰,狀如天體,下麵做成山川地理形狀,取人魚脂肪做成蠟燭,經久燃燒不熄。為了防止日後被人盜發,陵寢中遍置能夠自動發射的弩機暗箭。

近年,還在地宮中發現了百戲俑坑,無疑為冥間的娛樂場所;而內城、外城之間的珍禽異獸坑,就好比上林苑囿,為“死皇帝”射獵、奔逐的所在。真是應有盡有,匪夷所思。

在墓葬配房中,配置了成組的車馬,其中一駕銅馬車,由駟馬安車和駟馬高車兩乘鑾輿組成。馭手和駕車的駿馬,形象生動逼真,栩栩如生。在另一處陪葬坑中,還擺滿了數以萬計的石質盔甲,這是地下軍團的後勤裝備庫。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皇陵三公裏外,東門大道北側的三個陶製兵馬俑坑,上萬名步、騎、車兵武士,環衛其中,再現了秦帝國當年威武強大的軍容。

這支始皇帝的警衛部隊、陰間皇城的守護者,代表了人間欲望的巔峰,也標誌著兩千年前世界塑造史上的極致。兵員全部麵向東方,作隨時準備出擊狀。在始皇帝的想象中,如果六國貴族在陰間發動叛亂,連橫反抗秦國,這些軍隊將全部調動起來,進行殊死決戰。可見,即便到了陰曹地府,他也要一統冥界,成為名副其實的地下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