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山詩話
難怪唐代詩人有“願生高麗國,一見金剛山”的詩句,金剛山,九月的金剛山,實在是秀美極了。
初秋的太陽剛剛爬上山頂,就把明媚的曦光閃射在峰巒、飛瀑、叢林之上。這裏那裏,到處展現著熠熠的光環。露珠滴在脖子上,清涼涼的。遠處,鳥囀青山,蟬鳴高樹,和著促織娘的吟唱,組成一曲悠揚悅耳的交響樂,伴送著遊人穿林越穀,跨澗登山。
金剛山為朝鮮四大名山之一,素有“朝鮮第一山”之譽。景色佳麗,以奇峰怪岩、飛瀑流泉、密林奇洞、鬆濤雲海馳名於世。隨著四季氣候的轉換,金剛山也變幻著不同的景色,獲得不同的名稱。這在世界名山中當是獨一無二的。初春,明媚的陽光照射著山上的層巒疊,看去很像閃閃發光的金剛石,所以叫“金剛山”;盛夏,叢林四合,濃蔭翳日,賽似蓬萊仙境,因而叫“蓬萊山”;晚秋,紅葉燒山,層林盡染,名為“楓嶽山”;深冬,落葉飄蕭,鐵幹淩空,林寒山瘦,故稱“皆骨山”。
金剛山號稱一萬二千峰,以主峰毗盧峰為界,分為內金剛、外金剛、海金剛三大部分。我們這次主要是遊覽外金剛與海金剛。大家談笑著來到一處峰奇岩秀、鬆古澗深,頗似我國醫巫閭山的景點,稍事休息,我即口占二絕:
金剛風物豁吟眸,薈萃奇觀世罕儔。
最愛層巒青萬疊,十峰過處九停留。
策杖清遊入畫間,穿林越澗路彎環。
他鄉莫便縈離緒、是處晴巒似故山!
一條徑直的小道把我們引到了金剛山的主要景區九龍淵和九龍瀑。瀑布從七十多米的高處奔瀉而下,宛如一匹銀絹雪練淩空垂掛,落入狀如石臼、險深莫測的九龍淵中,轟然作響,聲震山穀。岩壁上刻有一千二百多年前古人的題詞:“千丈白練,萬斛真珠。”四周石壁峭拔,峽穀幽深。聽導遊員介紹,遇有暴雨傾盆,百條瀑布怒瀉狂奔,氣勢極為雄渾壯偉。九龍瀑的上麵是九龍台,登臨俯瞰,可見前方有八個水潭,像念珠一樣穿在一起。秋陽映照下,波澄如鏡,閃閃發光。相傳天上的仙女曾到此沐浴,“金剛山八仙女”的傳說即由此而來。附近還有玉流洞,有頗像兩顆翠珠連綴起來的連珠潭,以及向它瀉入飛泉的連珠瀑。麵對金剛盛景,不可無詩,因成七律一首:
無負名山赫赫聲,千般石相競崢嶸。
鬆繁不掩層巒秀,蟬鬧偏增羈旅情;
九瀑練裙饒客興,八潭美目向人青。
何當肋插淩霄翅,萬二峰巔取次登。
途中,遇到一處仙女泉。傳說,飲此泉水,可以返老還童。遊人列隊牽葛攀岩,爭相酌飲,其中大多是青年人。泉流出處頗高,隱於林蔭霧靄之中,迷蒙莫測其所由來,更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飲罷仙泉,戲占一律,博得同行者粲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