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金色護照”的人才
唐代詩人周曇的詠史詩中,有這樣一首七絕:
定獲英奇不在多,然須設網遍山河。
禽雖一目羅中得,豈可空張一目羅!
詩人就戰國時毛遂使楚,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使趙國為天下所重的史實,發出了“定獲英奇不在多”的議論。但是,這隻是文章的領起,詩人真正用意卻是借此來說明另外一個道理:延攬英才必須“設網遍山河”──把工作做到全國各個角落去。否則,就會造成平原君那樣的失誤:“相士千人”,卻把自己門下的“國士”毛遂漏掉。
為此,他引用了古籍《申鑒》中一則寓言故事:
捕鳥人張巨網於林下,獲鳥甚多。旁麵有一個人觀看,發現一個鳥頭隻鑽一個網眼,就認為張那麼大的網實在沒有必要,回去後,他用一截一截的短繩結成一些小圈圈,用來捕鳥,結果是徒勞無功。
如果我們剔除詩中把人才作為統治階級的工具而設網張羅這樣一種封建意識,從中汲取其重視人才、務求必得的積極含義,還是大有裨益的。
其實,這首詩的意義尚不止此,除了有助於我們認識、把握選才的規律之外,還可以加以推廣、演繹,比如聯係到治學與成才問題,同樣也有啟示作用。
人才的成長,講究智能要素和智能結構。就才能的基本要素來說,應該包括學識、能力與識見。而學問與知識又是人才賴以成長和發展的基礎。列寧早就說過,隻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共產主義者。古代的哲學家、科學家無一不是學問淵博、見多識廣的人。亞裏士多德對天文學、生物學、物理學、邏輯學、心理學、倫理學、曆史學、文學、美學等都有深湛的研究,就是一個顯例。
當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飛速發展,構成了多層次、多序列的錯綜複雜的立體知識網絡。它們相互滲透,彼此交叉,既高度分工又高度綜合,而綜合化是發展的主要趨勢。大批的邊緣學科、綜合性學科(如環境科學、生態科學、能源科學等)與橫向學科(如係統論、信息論、控製論等)應運而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把自己的知識麵局限在一個狹小的天地裏,科學視野不寬,就很難取得更大的成就。據美國對一千三百一十一位科學家的論文、成果、晉級等方麵曆時五年的詳盡調查,發現有成就的科學家很少是僅僅精通一門專業的“專才”,大多數都是以“通才”取勝的。
因此,許多國家提出了“通才教育”的思想。日本一些大學紛紛設立綜合學部、綜合學科,十分注重綜合研究。美國大學本科一般隻設係而不設專業,要求學生學好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文科要學點理、工,理、工科要學點人文。麻省理工學院是世界著名的理工科大學,但在它的斯倍管理學院中卻開設了多門社會科學課程,培養出的學生都有工程技術和管理這兩種學位。
實踐表明,“通才”一般具有知識麵廣、思路開闊、後勁足、應變能力與創新能力強的優點和專業知識綜合化、職能多麵化的特點。所以,他們在社會上深受歡迎,被稱為拿“金色護照”的人才。
(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