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龍錄(1 / 2)

談龍錄

龍,可以說是我國文化史上的一個難解之謎。

我生也晚,沒有趕上“真龍天子”坐龍廷的年月,但龍還是見過的—從畫片上,從古建築“九龍壁”上,從端午節的龍舟賽事和元宵節的舞龍燈會上。至於現實中,則迷離惝恍,統付闕如了。因為到目前為止,人類盡管可以造飛船、製潛艇,“九天攬月”、“五洋捉鱉”,卻還沒有辦法創造出一個意念中的新物種,做到無中生有。

作為一個想象中的怪物,龍為多種動物的綜合體,是原始社會形成的一種圖騰崇拜的標誌。它集鱷首、鹿角、蛇身、魚鱗、鷹腳於一身,舞爪張牙,其勢洶洶,瞄上一眼,都會令人生怖。因此,從小就對它沒有什麼好的印象。等到看得懂《西遊記》了,那與袁守誠畫押打賭、違犯天條、慘遭斬首的涇河老龍,那跋扈鷹愁陡澗、吞掉唐僧坐騎的孽龍形象,便時時浮現在眼前。但也隨之產生不少的疑團:“龍之為靈,昭昭也”,可是,說來也怪,神通廣大、威嚴無比的神龍,怎麼竟被降龍羅漢收進缽盂裏,化作幾寸長的蚯蚓呢?實在令人難予置信。

龍是中國神話中的一種善於變化,能夠興雲布雨、以利萬物的神異動物,傳說能隱能顯,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為眾鱗介之長,居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後來,不知為什麼竟然成了皇權的象征,曆代帝王都自命為龍,子孫後代稱為龍子龍孫,皇帝使用過的器物都要以龍為裝飾;皇帝高興了叫“龍顏大悅”,觸犯了皇上叫“逆批龍鱗”,皇帝發跡的地方叫“龍興故地”,皇上一命嗚呼了叫“龍馭賓天”;皇帝的車駕稱為“龍輦”,皇帝的大褂叫作“龍袍”,禦床稱作“龍榻”,聖意叫作“龍心”··

龍,盡管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但在中國古籍中卻多有記載。隻一部《周易》,就有“潛龍勿用”、“見龍在田”、“飛龍在天”、“亢龍有悔”、“群龍無首”、“龍戰於野,其血玄黃”等多種表述。《呂氏春秋》引述介子推的詩:

有龍於飛,周遍天下,

五蛇從之,為之丞輔。

龍返其鄉,得其處所,

四蛇從之,得其露雨。

詩中,介子推以飛龍隱喻晉文公,以五蛇隱喻諸臣,表述他人都“得沾雨露”,唯獨自己遭受冷遇的抑鬱不平的心情。之後,又有人把秦始皇稱為“祖龍”。這些,恐怕都是後世以天子為龍的化身的濫觴。

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整個文化體係之中。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得以世代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環球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因此,“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龍成了華夏民族的代表,中國的象征。

這樣,龍在人們的心目中,便有了崇高的地位。而我,隨著讀書漸多,知識範圍的擴展,對龍的看法也逐漸地有所改變了。懂得龍是遠古先民想象中的一種象征理想生活的祥瑞動物,起源於原始氏族社會的圖騰崇拜。考古學、宗教學、民族學的研究證明,龍的崇拜大體上與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同步發展,迨至原始社會行將解體時,在夏部落達到了高峰。爾後,作為一種共同的觀念和意識形態,龍成了整個中華民族的象征,因此,才有了“龍的傳人”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