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文獻足征”的。據說,我們的老祖先伏羲先生、女媧小姐,就是人首蛇身的神龍。漢代文物中的伏羲、女媧交尾圖,正是“龍的傳人”的形象說明。經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考證,中國文化有兩個重要區係:一為源於渭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一為源於大淩河流域的紅山文化。而龍正是紅山文化的典型標誌。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屬於“前紅山文化”遺存,距今大約八千年。近年在這一原始村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內,出土了由紅褐色石塊堆砌的“龍形堆塑”,長近二十米,寬近兩米,揚首張口,彎腰弓背,尾部若隱若現。這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石龍。作為紅山文化策源地的遼西的子民,我們自當為此而自豪。
當然,今天我們談龍,還在於它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所提供的一些有益的觀念與啟示。
我首先想到的是“龍馬精神”。你看那神龍振鬣昂頭,掀爪擺尾,雄豪矯健,吐霧興雲,升騰於碧空之間,翻躍在滄溟之上。“龍騰虎躍”“生龍活虎”“龍飛鳳舞”“龍舉雲興”“龍驤豹變”“龍躍鴻矯”,不管什麼物事,隻要沾上一點“龍氣”,就具有無限的生機、活力,反映出中華民族昂首奮進、一往無前的雄姿俊彩。唐人詩句:“四朝憂國鬢如絲,龍馬精神海鶴姿。”我們五千年的文明古國,不正是需要這種自強不息、與時俱進的憂患意識和奮鬥精神嗎!
據古籍記載:河津龍門兩岸峭壁對峙,黃河流經至此,水勢湍急。每歲季春,有無數鯉魚自海及諸川競來赴之,溯流而上。躍過龍門乃化為龍,未能登者,曝鰓門下望而興歎,或觸破頭額,敗退而回。這使我聯想到,在當前國際國內市場激烈競爭的形勢下,我們的企業為了立足於不敗之地,躋身先進之林,必須奮力拚搏,深化改革,轉換機製,以高科技來武裝生產、設備,不斷增強競爭能力,“乘雲而成龍”,否則,就隻有“曝鰓點額”,谘嗟興歎了。
而要化魚為龍,就必須有足夠的膽識和勇氣。“葉公好龍”的故事,人們早已耳熟能詳了。近翻舊書,見《緯略》中有這樣一則軼事:
北宋年間的鄭獬,未貴之時,病疲困甚。夢至一處,若官闕,有吏迎謁。鄭曰:“吾病煩熱,思涼浴以清肌膚。”吏遂導至一室,有小方池,水光灩灩,以手測之,清泠可愛。鄭坐其上,引水沃身。俄頃,兩臂皆生白鱗,顧水中影,頭上角出。公遽驚走。吏曰:“惜乎,公不入玉龍池!入當大貴。然得沾灑已幸矣。公是白龍翁,雖貴不至一品。”夢覺,大汗而愈。鄭後登第,乃戲為詩雲:
文闈數載奪先鋒,變化須時自古同。
霹靂一聲從地起,到頭元是白龍翁。
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事業,新事物層出不窮,要勇於創辟新路,敢於承擔一定的風險。如果畏首畏尾,躑躅不前,或者稍有蹉跌,即像葉、鄭二公那樣,“失其魂魄,五色無主”,那還有什麼開拓、創新之可言呢!
(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