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脈(1 / 1)

文 脈

在皖南之旅中,從宣城到當塗,當地朋友自豪地告訴我,這裏有一條千古文脈。

南齊的著名詩人謝,年輕時生活在建康,自幼接受了那裏山川麗景的熏陶。弱冠以後,又廣泛地接觸了三江、荊楚的山水。三十二歲出守宣城,因為仕途的險惡引起了內心出處仕隱的矛盾,更加有意識地放情山水。而宣城恰是山水名都,為他的山水詩的創作,提供了富饒的資源,這個時期的詩作,不僅數量頗豐,而且成就巨大。以他的五言詩為旗幟的“永明體”的出現,為詩歌由古體轉變為近體架設了一座橋梁;對於盛唐王維、李白、杜甫的詩歌的影響,至為深遠。因此,被文學史家看作是一個文學流變的分水嶺。

兩個世紀之後,詩人李白曾經七到宣城,對於謝傾心追慕,寫下了“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我家敬亭下,輒繼謝公作。相去數百年,風期宛如昨”等許多抒發其景仰之情的詩篇。清代詩人王士禎有詩雲:

青蓮才筆九州橫,六代淫哇總廢聲。

白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謝宣城。

李白對謝的追慕,當然主要是著眼於他在詩歌藝術方麵的高度成就;但我以為,可能也和兩人在政治抱負、仕途遭際、思想基礎、生活閱曆方麵存在一些相似之處有一定關係。正如杜甫所寫的,“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裏麵有悲慨,有同情,也有知己相托,惺惺相惜。同李白類似,謝始終期望著在政治上有所建樹,但他也是既缺乏政治家的膽識和氣質,又沒有適應宦海驚濤的經驗與韜略,隻是以一個才情洋溢的詩人,被卷進激烈鬥爭的政治旋渦,推湧到郡守、尚書吏部郎的官位上,最後被誣下獄而死,年僅三十六歲。

李白歿後六年,著名文學家韓愈誕生。他特別崇拜李白,由於深情懷念,“夜夢多見之”,晚年,跋山涉水,專門到宣城來築室而居,以體認高懷,親近遺澤。爾後,相繼又有白居易、杜牧、歐陽修、梅聖俞、蘇軾、黃庭堅、文天祥、李東陽、文徵明等無數文化名人接踵而至,在宣城寫下了許多憑吊李白、謝的詩文。元帥詩人陳毅在抗日戰爭戎馬倥傯之際,還曾在宣城題詠:

敬亭山下櫓聲柔,雨灑江天似夢遊。

李謝詩魂今在否,湖光照破萬年愁。

足見謝、李二公詩文影響入人之深。

當塗城南十五裏,有座名叫“青山”的小山,林壑幽深,風光秀美。謝朓出守宣城時,嚐築室於青山之陽,與客遨遊吟詠,雙旌五馬往來於湖山杳靄之間。李白愛屋及烏,對青山懷有特殊的感情,曾多次前來憑吊謝公宅、謝公井,尋訪謝的遺跡。太白既歿,原殯於龍山東麓,五十年後,友人之子範傳正根據太白“悅謝家青山”和“宅近青山鄰謝”的夙願,遷葬於青山西北麓,李、謝終於結為異代之芳鄰。

一千二百年之後,有“詩書畫三絕”和“當代草聖”之譽的書法藝術大師林散之先生,心儀李白,先後十餘次駐足采石,放歌橫江,淚灑青山,立誓“歸宿之期定與李白為鄰”。林先生1989年病逝於南京,經請示中央同意,馬鞍山市政府為築墓園於太白祠側,並就地建立了林散之藝

術館。

謝宣城、李青蓮、林散之,生前死後得償其青山同聚、魂魄相依的夙願,也是一樁文壇幸事。

我以為,這種所謂“文脈”,實質上反映出一個文人相重的現象,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優良的文化傳統。

(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