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 遇
宋代的邢居實,少年有俊聲,曾寫詩給著名詩人陳無己,說:“微意平生在江海,塵冠今日為君彈。”意思是:我誌在江湖,無意於仕進;今天,為您彈冠相慶,祝賀您即將出仕了。陳無己寫了兩首和詩作答,其一曰:
漢廷用少公何在,不使群飛接羽翰。
今代貴人須白發,掛冠高處未宜彈。
詩人答複邢居實說:以你這樣超邁凡塵的少年英俊,如果生在漢代,是一定能得到重用的。可是,現在不行了,隻有白發蒼蒼的老年人才能登上高位。所以,還是塵冠高掛吧,如今並不是彈冠出仕的時候。
原來,宋初以來即頗重老成。據《茶餘客話》記載,何朝宗,十八及第。太祖曰:此人未有須,恐未老成,不宜與第,且令讀書。《宋人軼事彙編》裏,還記載了一個名相寇準為了升官進行“人工老化處理”的故事:“寇準年三十餘,太宗欲大用,尚難其少。準知之,遂服地黃兼蘆菔以反之,未幾須發皓白。於是拜相。”迨至神宗死後,用老之風益熾。當時,哲宗即位僅十歲,實權握在保守派總後台、哲宗祖母高太後手裏。她廢除新法,斥逐變法派人物,同時起用了一批年高老成的守舊派人物。所以,詩中有“今代貴人須白發”的說法。
實際上,這種情況古已有之。漢代王充在《論衡》中記述了這樣一件事:
從前在周地有個白發老翁,坐在路旁哭泣。過往行人問他為啥哭得這樣傷心,他說:
“我的命運太不好了。活了這麼大歲數,卻沒有遇到一次做官的機會。”
行人奇怪地問:“怎麼會一次好機會都碰不到呢?”
老翁回答說:“我年輕時學習為文,學成之後準備考官,卻趕上當時的皇上喜歡任用年長的大臣。後來,這位專門用老的皇上死了,新上來的皇帝又崇尚武功。為了能登上仕途,我隻好棄文就武。可是,等我學成武藝之後,又趕上這位喜好武功的皇帝去世。少主新立,專用年輕人,可是我年紀老了,武藝再高強也不被重用。就這樣,碰來碰去,直到頭白發禿,也沒有碰上一次做官的機會,怎不叫人傷懷呀?”
在封建社會,這種埋沒人才的悲劇,有其產生的內在根源,即使在所謂“文景盛世”也未能避免。史載:顏駟,漢文帝時為郎(內充侍衛,外隨作戰,職務不太高),一直沒有得到升遷。一次,武帝的車輦經過郎署,見顏駟龐眉皓發,問他“何其老也”。意思是,怎麼這樣大的年紀還在充當侍衛呢?顏駟對曰:“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美而臣貌醜,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老於郎署。”
這個事實充分說明了,封建社會中所謂“逢遇”問題,實際上很大程度取決於最高統治者一人的習好。他們手握王爵,口含天憲,憑一人之好惡,決定著萬千賢士的命運與前途。正如王充在《論衡·逢遇》篇中所揭露的:人主好惡無常,“人臣所進無豫”、“才高行潔,不可保以必尊貴;能薄操濁,不可保以必卑賤。或高才潔行,不遇退在下流;薄能濁操,遇在眾上”。人才的選拔使用,全憑封建統治者的主觀好惡,或尊老,或愛少,或論資排輩,或不次升遷,或好文好武,或專取容貌,都不是按照德才標準來選賢任能。在這種情況下,賢豪埋沒,佞幸當朝,就成為必然的了。
(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