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引發的反思
2005年5月11日,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訪問清華大學時,清華大學校長向他贈送了一個條幅,上麵用小篆體書寫晚清著名外交家、詩人黃遵憲贈給梁啟超的七言絕句:
寸寸河山寸寸金,離分裂力誰任?
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
由於這個“”字十分罕見,加上又是篆書,一時讀不出來,卡了殼,結果引發了人們的議論。作為中國最高學府的掌門人,這已經比較難堪的了。豈料,事情竟然無獨有偶,紕漏接連出現:當晚,清華大學一位知名教授、國際問題研究專家,在應邀做客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時,又鄭重其事地把清華大學這幅書法贈品的“小篆”體說成是“小隸”,大出洋相,再次掀起了輿論的波瀾。
其實,就這件事情本身而言,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媒體上犯不上大動幹戈。應該說,作為一位自然科學家,或者那位“日本通”—國際問題專家,缺乏某些古代文化方麵的素養,原無足大驚小怪。即便是專業文史工作者,讀個錯字,有時也難免;君不見那些“口力勞動”專家—播音員、主持人,把人家的爸爸說成“家父”,把“晝”讀作“畫”嗎?何況那位校長,“不知為不知”,態度是比較老實的。隻是由於他們是清華大學的校長和知名教授,在這種舉世注目的場合表現如何,關係至大,就不能不引起各種各樣的評說,自然也會超出事件本身而連帶引發出一些感慨。
比如,有人就慨乎其言地說,當前新的一代自然科學家的人文素養,要比老一輩的相差很遠。錢學森、華羅庚、竺可楨、梁思成、蘇步青、楊振寧··都是學貫中西、文理兼擅的大學者,他們不僅在本專業方麵高張勝幟,卓有建樹,而且都是一代人文之翹楚。可是,現時一些自然科學家,能夠步其後塵者又有多少呢?有人甚至斷言,當代之所以不能產生大師,其症結即在於此。而從事外交工作與國際問題研究,可能比自然科學家更需要文史知識、人文素養。周總理、陳毅元帥,博學多文,堪稱這方麵的典範,自不待言;就說前麵提到的那位外交家黃遵憲,他的詩寫得多好啊,不然,怎能成為晚清詩界革命的魁首呢!
事實上,掌握多方麵知識,特別是對於人文科學的作用,許多自然科學家都有深切體會。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獲得者S.格拉肖說過:
往往許多物理問題的解答,並不在物理學範疇之內。涉獵多方麵的學問,可以提供開闊的思路,比如多看看小說,有空去逛逛動物園,也會有好處的。這可以幫助提高想象力。
他還談到,“對世界或人類活動中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就越有助於發展抽象思維”。
也有論者認為,要求一般科學家都能達到大師一級的“通識”,並不現實,也不需要;但以之要求國內首屈一指的名牌大學的一校之長,則並非苛求,否則,就不足以當此重任。這還不僅僅是有礙觀瞻之類的場麵上的事,它直接關係著國內一流人才的培養,也代表了中國最高學府的學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