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應老病休
老則致仕,古已有之。那麼,多大年齡算老呢?曆代說法不一。據《文獻通考》記載,晉為六十六歲,隋為六十歲,唐為五十五歲,宋為六十歲。《尚書》裏說:“伊尹既複政,厥辭告歸。”《春秋·公羊傳》中也有“退而致仕”的記載。但是作為一種人事行政製度,法定退休大約始於漢代。到了唐代,規定得更明確了:“諸職官年及七十,精力衰耗,例行致仕。”所以,宋代著名詩僧文瑩在《湘山野錄》中引述孫冕的詩:
人生七十鬼為鄰,已覺風光屬他人。
莫待朝廷差致士,早謀泉石養閑身。
實際上,由於古人不及今人健康長壽,五十幾歲因病退休、致仕的也有很多。說過“官應老病休”的杜甫,五十幾歲即掛冠歸田;寫出“身多疾病思田裏,邑有流亡愧俸錢”這一名句的韋應物,也是五十四五歲就辭去了蘇州刺史職務的。魏徵年滿五十七歲時,以老病為由懇求退位,說:朝中“英彥如林,無容痼疾之人”。盡管唐太宗十分倚重他,但考慮到他情真意切,還是批準了他的請求,免除了侍中職務,拜為散官“特進”,仍讓他參與商討朝廷大事,監察為政得失。不僅此也,為了策勵群臣老病休官,唐太宗還曾專門樹立了一個楷模。戰功赫赫的李靖沒有到退休年齡,但因患足疾,自動上表請求去職,情辭懇切。唐太宗說:“朕觀自古已來,身居富貴能知止足者甚少。不問愚智,莫能自知;才雖不堪其任,強欲居職,縱有疾病,猶自勉強。公能識達大體,深足可嘉。朕今非直成公雅誌,欲以公為一代楷模。”
在中國古代,凡致仕者,在政治上、生活上朝廷都給予一定的優厚待遇。漢朝杜延年致仕,賜黃金、牛酒,加致醫藥;薛廣德、史高致仕,賜黃金六十斤、安車駟馬。太子賓客賀知章請求隱退會稽原籍為道士,唐玄宗賜千秋觀為其住宅,以鏡湖景區為其休憩園林,辭朝之日,親自為其餞行,賦詩留念,意在勵俗勉士,造成一種主動讓賢,絕不戀棧的社會風氣。這是從正麵看,那麼,若是從背麵看、反麵看,就不難發現,當時確有相當數量的官吏,對老則致仕還是有一定的思想阻力的。
《紅樓夢》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描寫賈政引領眾清客和寶玉觀景題匾,當走到稻香村時,賈政道:“倒是此處有些道理。固然係人力穿鑿,此時一見,未免勾引起我歸農之意。”作為皇帝賜封的額外主事,且又晉升為員外郎,賈政的所謂“歸農之意”,不過是寒暄中的話頭,實際上,並非作如是想,起碼是從書中看不出這種跡象來。針對這句話,脂硯齋特意加批:“極熱中,偏以冷筆點之,所以為妙。”康熙年間著名詩人黃莘田的詩,雖無特指,但在揭穿這類言不由衷的仕宦“熱中人”的老底方麵,可謂一針見血:
常參班裏說歸休,都作寒暄好話頭。
恰似朱門歌舞地,屏風偏畫白洲。
道理在於,退位歸田就意味著告別了風光無限的“萬能圈”,而成為平頭百姓,那樣就一無職、二無權、三無勢了—這對於那些熱中仕進、迷戀權勢的人來說,無異於騰飛中折斷了翅膀,萬丈高樓失腳,揚子江心墜舟,其失落與困惑實在是無法想象的。其心態,一如白居易在《秦中吟·不致仕》中所諷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