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創造性思維的對話(2 / 3)

記者:我在報紙上看到過這麼一個趣聞: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我國貴州的茅台酒也參加了展出,評委們都被裝得琳琅滿目的洋酒吸引過去了,外觀粗糙的茅台酒無人問津。怎麼辦呢?參展的老板把裝有茅台酒的酒瓶摔在地上,嘩啦一聲,瓶碎酒流。響聲倒沒有驚動多少評委,撲鼻的酒香卻把眾多評委們招引過來,經過品嚐,確認是上等好酒,結果獲得博覽會金獎.。

王:類似的事例也反映在藝術創作上。日內瓦湖萬國藝術宮國際活動中,征集最能反映世界和平主題的藝術品。常規的思維是用和平鴿代表和平—一個白衣少女手捧一隻潔白的和平鴿,勢欲展翅高飛,衝向蔚藍的天空。有位藝術家別開生麵,異想天開,他選用第二次世界大戰使用過的一台鏽跡斑斑的大炮,把炮筒加熱拉長,並打一個結,放在基座上。鏽跡斑斑,代表過去的時間;人們看到這件武器,就聯想到被傷害的無數生靈,從而憤怒詛咒那些不義的戰爭;而當看到打了結的炮筒,就會想到現在它再也不能使用了,讓人類永遠結束戰爭。

側向思維之所以又稱聯想思維,是因為它往往通過把注意力引向外部其他領域和事物,從而受到啟示,實質上是一種聯想的結果。可以舉一個文成公主捉拿奸賊的故事。傳說,當年文成公主入藏和親之後,在小昭寺開光典禮上,一名歹徒為了破壞唐朝與吐蕃的友好關係,企圖刺殺文成公主。由於發現及時,未能得逞,但凶手卻被殺掉,顯然是為了滅口。吐蕃的讚普、文成公主的丈夫鬆讚幹布,明知凶手的幕後必有在場的內奸指揮,但苦於無法查出。當下,文成公主向讚普進言:“我自大唐帶來一口金鍾,能夠辨識忠奸邪正。方法十分簡單,隻要把它掛在一間暗室裏,在場的每個人都去觸摸一下,便知分曉:若是正直賢臣,撫摸之後,金鍾寂無聲響;如果有奸邪作亂者,手一碰到金鍾,就會響震不停。在長安時,大唐皇帝曾多次試驗過,靈驗無比。我們也不妨一試。”鬆讚幹布點頭稱善,當即叫公主取來金鍾,布置暗室。不大工夫,一切就序。於是,全體王臣依次進入暗室摸鍾。但是,自始至終,金鍾也沒有響過。難道,奸人根本就不存在,或者沒有在場?還是確有奸邪,但因金鍾失效,沒有偵察出來?人們正在狐疑之中,公主突然下令“點燈照明”,並讓每人都伸出雙手給讚普查看。隻見絕大多數人都是手染煙黑,唯有兩人手上幹幹淨淨。公主厲聲叫把他們拿下,經過審問,二人對謀劃行刺的罪行,一一供認不諱。原來,公主事先布置,在鍾上塗以厚厚的鬆煙,她料定奸人由於心中有鬼,必然不敢撫摸金鍾,這樣,就會把自己暴露出來。經過公主一番解釋,讚普和滿朝文武,人人都讚服她的超凡智慧。這種思維也是超乎常規的。

記者:我想起了一個烏鴉喝水的故事。一個玻璃瓶子裏殘存著半瓶水,口渴的烏鴉伸出長喙反複探視也夠不著。隻見它飛向一堆石子那裏,往返不停地叼送進瓶子裏。這樣,石子就把水托到瓶口了,最後,喝了個夠。

王:說到石子,還有一個故事。舊社會放高利貸,都是“驢打滾”的暴利。有一個人為了安葬妻子,借了放高利貸者的錢,卻無法償還,放高利貸者“趁火打劫”,想納他的女兒做小老婆,用來抵債。結果想出一個鬼主意,假惺惺地對借債人說:“我知道你沒有錢還債,我這裏有一個布袋,裏麵放上一粒黑石子和一粒白石子,讓你的女兒來摸,如果摸到白石子,那麼借債就不要還了,如果摸到黑石子,就讓你的女兒以身抵債。”借債人沒有別的選擇,隻好答應。放高利貸者從地上撿到兩粒黑石子,然後偷偷地放入布袋中,小女孩眼尖,一眼就發現了。她想,如果當場戳穿把戲,仍然是無錢還債,莫如將計就計,去應對他。她一眼就瞥到,地上既有白石子又有黑石子,於是靈機一動,對放高利貸者說:“你說話可得算數,我若摸出白石子,這筆賬可得一筆勾銷啊!”放高利貸者連聲說“是”,心想,你摸吧,反正也摸不出白石子。結果是怎樣的呢?小女孩往布袋一摸,顯然摸出的是一粒黑石子,說時遲那時快,隻見這時小女孩腳下一滑,站立不穩,跌了一個跟頭,手中摸的黑石子,也不知道甩到哪裏去了,遍地石子,也區分不出哪一粒是剛才摸出來的了。小女孩對放高利貸者說:“剛才我摸出的石子,現在不知道掉到哪裏去了,你不是把一黑一白兩粒石子放進布袋裏了嗎,如果現在袋裏剩下的是一粒黑石子,那麼,剛才我摸出來的就是一粒白石子了。”小女孩說得完全在理,放高利貸者無言反駁,隻好把這筆高利貸一筆勾銷了。這就是運用側向思維的典型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