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閱讀習慣與閱讀方式(1 / 3)

關於閱讀習慣與閱讀方式

——答《遼沈晚報》記者問

記者:王先生,您好!據我了解,您在接受現代先進科學技術方麵,一直走在前頭,聽說您在上世紀90年代之初,就已經運用電腦寫作,寄發郵件,傳播信息了。那麼,請問:您平時有網絡閱讀和手機閱讀的習慣嗎?您覺得這種閱讀和傳統閱讀方式相比,有著怎樣不同的感受?

王充閭(以下簡稱“王”):當前,麵對著移動互聯時代數字媒介閱讀大行其時的形勢,許多年輕人都選擇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等新的閱讀方式;相對地說,選取傳統紙質媒介閱讀的人大有減少。我是屬於比較傳統的一類,網絡閱讀每天都有,但時間不長;電子閱讀器閱讀,偶一為之;手機閱讀,從未嚐試過,我還是習慣於傳統的紙質閱讀方式。這倒不是由於觀念守舊,而是因為在我看來,紙質閱讀方式質量更高,效果更好。

在互聯網和商業文化盛興之時,一些“流行文化產品”(包括大量書籍)已經成為以娛樂為主的創意與傳播的手段,而無關乎藝術,無關乎深度,無關乎思想。現在許多人,往往用上網、看電視、玩手機、翻報刊、侃大山來代替讀書;當然,準確地說,應該是其中大量的人也是在閱讀,隻不過由於時間被分割了、傳播工具移動化了,這種網絡在線閱讀呈現碎片化、快餐式,具有快捷性、淺表性、實用性、消遣性(娛樂性),而不利於深度思考與理性分析。

網絡上的新聞信息,確實頗具吸引力,有人會連續看上幾個鍾頭。但是,信息與知識、知識與智慧畢竟不是一碼事。一般讀者總不能像經商、炒股那樣,靠著資訊過活。用瀏覽資訊來代替讀書,隻能停留在很低的層次上,而且缺乏計劃性、目的性、連續性,零敲碎打,雜亂無章。最後,隻是了解一些信息,滿足好奇心、新鮮感。即便是讀書,也往往看熱鬧、找趣味,至多摘抄一些警句,或者尋找一些小感悟、小道理、小情趣的東西;再就是,喜歡看一些權謀、權術、權變之類的,研究什麼“潛規則”,並非真正的曆史經驗與政治智慧。

網絡、微博開啟了一個新的媒體時代。我一貫認為,報紙雜誌、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的信息,都曾經過采訪、核實、編輯、審核,盡管時效性相對較差,但信息的可靠程度會更高些。微博、微信普及以後,“人人都是媒體”、“人人都有麥克風”,實現了信息傳播的同步性和全覆蓋,但是,如果操作者社會責任感不強,不切實按照法律法規行事,就會顯現出它的負麵影響。

當然,我說喜歡通過傳統的紙質媒體來獲取信息、傳遞聲音、掌握知識,隻是就個人的閱讀習慣而言,就是說,純粹是講閱讀方式、閱讀習慣;絕對不是一概反對公眾應用新的媒體、關注新的媒體。特別是作為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工作者,從工作需要出發,對於微博、微信這類新興媒體,不僅不應忽視,而且還要習慣於主動接觸和了解微博、微信;再就是一些理論工作者,也應對最新的社會輿論和思想理論動態多多關注,不能隻是在書齋裏進行邏輯推演,在報刊上發表論文,否則,不利於開展富有時代性和針對性的意識形態工作。

記者:為了準備這次采訪,我查閱了有關統計資料:按全國統計,數字化閱讀量,2010、2011年分別比2009年增長33.3%和36.3%;而如果單算網絡在線閱讀和手機閱讀量,2011年又比2010年增長65.2%。閱讀載體發生如此劇烈的變化,是否會直接帶來閱讀內容、閱讀實質的改變呢?

王:閱讀曆史已經延續幾千年了,單就載體來說,先是龜甲骨、泥版、竹簡,國外還曾有過羊皮、莎草紙,國內有過絲織品,最後共同進入植物產品紙張,一步步地向前演進,盡管載體不斷變化,但相對地看,閱讀內容並未出現實質性的變化。可是,由於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空閑時間(一定程度上是閱讀時間)被擠壓、被切割,係統讀書的條件減少了以至喪失了。這樣,閱讀行為、閱讀活動便發生了劇烈的改變—閱讀內容以數字化方式呈現,電子書、網絡小說、博客、網頁代替了紙質印刷品;閱讀方式由觀看平麵的紙頁,變為開電腦、看手機、讀電子書、發微博、玩MP4,由過去的單純的文字、圖片,擴展到音像、視頻等多媒體形式;與此相關聯,閱讀實效也直接受到了影響,向快餐式、碎片化、淺表化發展,成了必然的趨勢。有些學者引用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不斷加快的社會節奏導致人們認真閱讀的時間和精力越來越少”,可是,“偉大作品隻適應於慢節奏閱讀”,呼喚回歸傳統閱讀,提倡深度閱讀、係統閱讀;也有的提出探索傳統閱讀與數字閱讀有機結合的途徑。麵對著移動互聯時代的整個趨勢,短時期內恐怕也未必能有關鍵性的突破,還是因人而異、各行其是、各取所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