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分置三軍(2 / 2)

而此刻張軒是動真格了。

說實話,這些事情下麵的諸將,雖然吃驚,但是都是有心理準備的。畢竟而今張軒是皇帝,張軒之前的很多政令意見,被不知道多少人翻出來看,而且張軒也是有足夠的威望,將所以意見給壓下來。

自然沒有人有異議。

李定國說道:“陛下所言,乃真知灼見,老成謀國之言。臣等無不佩服。隻是如此一來,這兵額似乎沒有減多少?”

李定國自己必須表明態度,因為在座所有人之中,有能力反對張軒政令的人,隻有李定國一個人而已。

張軒說道:“屯軍,屯軍,顧名思義,自然是屯田之軍了。”

“陛下可是想用衛所?”高一功說道。

“是也不是。”張軒說道:“衛所不堪為用,朕豈能不知道,當局勢穩定下來,朕就廢衛改縣。除卻少數衛所之外,其餘皆改隸屬於內閣。但是屯兵當為正兵餉銀的一半,剩下的以田地補之。而今各省無不有大戰,百姓拋荒。正好為屯兵之用。隻是這屯兵,不用另立軍籍。也不過是過渡政策,將來朝廷財政寬裕了,都是國家經製之兵。而且各省兵額也需要各省報上來,恐怕不會太多。不過即便老卒,朕也會安排的妥妥當當的。不會虧待為朝廷流過血的人。”

在節省財政開支之上,屯田實在是太方便不過了。

“陛下,兵額之事-----?”許都說道。

許都一句話,可以說是正中問題核心。張軒的表態,就這消減兵額,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但是消減誰的,消減多少,卻是可以爭論的事情。

張軒說道:“三大營各十萬為禁軍,至於其他的怎麼分,就要諸位的意見了。不過有一件事情,朕要是在前麵,就是兵額確定了。你們未必會在原來的位置上,還是實事求是的好。”

張軒這一句話,就好像是一盆冷水潑了下來。讓他們失去了爭執的心思。原本他們都想讓自己多留下一些人馬,畢竟當兵打仗,誰不想人多一點。

而今卻隻好安實際情況來。

袁時中首先說道:“安慶鎮的人馬不用過多,安慶在兩京之中,有長江水道相連,大軍支援不過三五日必到,故而以臣之見,如果向從安慶出兵北上,可發禁軍,如果僅僅是放手的話,四萬兵額就足夠了,隻是先前在安慶以北有屯田,卻不知道這一部分該怎麼辦?”

張軒心中微微頭疼,但是他也知道很多事情。是不能一刀切的,說道:“設安慶總兵,負責這些屯兵。不過,這些士卒專司屯田,人數不得超過兩萬。”

袁時中繼續說道:“信陽鎮多處山中,地勢險要,又有西京做後盾,僅僅是防守的話,可以多備火器,人數不用太多,臣以為三萬精兵足夠了。”

張軒目光掃了一下其他人,看他們也沒有正意見。張軒也聽出來了,袁時中是往低裏麵說,信陽與安慶兩鎮,都是防守有餘,進攻卻是不能的。

如果想進攻,必須禁軍出發。

“陛下,”高士衡說道:“襄陽鎮非十萬兵馬不可。”隨即他細細說道:“襄陽乃已天下要衝所在,且四川淪於賊手,襄陽三麵接敵,北臨敵洛陽,西北臨敵武關,西臨敵四川。有孤懸之勢,非重兵不得鎮守,非重將不得坐鎮。請陛下明鑒。”

張軒聽了,也暗暗點頭,知道襄陽的形式不易。而今的襄陽鎮不僅僅是襄陽一府,北有南陽府,西有鄖陽府。說是接敵三麵,一點也不誇張。但是這一下子要十萬兵額,李定國會答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