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果子熟了(2 / 2)

與南京府打了數年交道,忽必烈沒有占得任何的偏宜。

最近一次,更是將所有私兵全砸進去,依然一無所獲。連塔察兒也兵敗身死,捕魚兒海至闊連海子一帶,徹底淪為南京府的屬地。

南京府,已成心腹大患!

如果忽必烈未來真的隻想經營中原之地,那一切好辦,隻要守住燕京通往遼西的榆林通道,東真軍便絕南進入中原。

可是,無論是忽必烈還是在座諸人,現在都已是心懷天下。區區一個中原之地,可遠遠不夠這些人,一展宏圖!

隻是,忽必烈現在雖然搶到了大義名份,但要與南京府相爭,還是得需要時間再次積蓄力量。

更何況,劉秉忠剛剛還勸說,要辭去漠南軍管之職。

那,還有什麼是可以依賴的?

忽必烈疑惑地看著劉秉忠。

劉秉忠淡然一笑,說道:“臣有一策……”

忽必烈強心裏生出一股莫名的煩躁。

手下這些幕僚,就這點最讓人討厭,動不動就要裝模作樣地讓自己請教一下。

可是自己偏偏還得擺出一副不恥下問的真誠態度。

若有一天……

忽必烈搖了搖頭,將這個念頭暫時趕出腦去。拱手問道:“請問劉先生,有何良策?”

劉秉略回一禮,說道:“其實,第二個問題與第三個問題,可以此策一並解決。”

“南京府數年經營,眾人有目共睹,如今可謂稻糧滿倉。東真軍雖然數年來四處作戰,其實每次所出動的人數並不多,因此糧食消耗有限。

從南京府所銷售的大量石忽酒,也能看得出來,其存糧巨大,甚至遠超我等想象。

因此,屬下覺得,可以建議和林,以詔令形式,要求南京府向漠北供糧,以緩解草原旱情。

不僅是南京府,包括開元府、錦州、遼南、沈州、遼陽諸地。已有數年未向和林繳納過貢賦。

此次,可以令其一次性繳清。”

忽必烈聞言,眼睛不由一亮。

南京府原來歸屬忽察所管,其收入別說繳納稅賦,養數千東真兵,都力有不逮。

但是現在不一樣啊,忽察已死,南京府當收歸和林直管。

此時馬上進行裁軍、官員重新任命,可能會引起南京府的反抗。但是以草原大旱為由,讓其繳納貢賦,這可是一個絕對讓其無法推諉的理由。

有了第一次,便可以有第二次,然後再是第三、第四次,無止無境,直到將南京府最後一滴血抽幹為止。

若是不從,也簡單。

這樣就可以讓已經是蒙古國汗王的大哥,趁早看清南京府所包藏的禍心,以及擁兵自重帶來的危害。

隻要他一旦真正地明白這個道理,南京府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到那時,如果可以接管南京府,哪怕隻有遼西數府,也將成為自己如今最大的助力。

占據遼西,便可以卡住南京府的進出之道。那裏終於也會成為自己的後花園,成為自己最富足的糧倉。

如劉秉忠所說,南京府經過數年的經營,沃野萬裏,藏糧無數。

這個果子,已經熟透了!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