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城,號稱“九州神都”,又因佛寺雲集,沙門正宗,被譽為天下至善之所。魏國初立之時,本定都晉州;四十年前,魏文帝力排眾議,將宗室朝堂南遷關中,模昔時鄴、洛、長安之製,歸度南北十五裏、東西二十裏,運材數以千萬,興造了新都陽城,其規模之宏大,建築之繁華,更在南朝首府康城之上。
自先秦以來,曆朝曆代建都均設有南北兩座宮城,唯北朝魏國廢止南宮,隻留單一宮城。陽城即由宮城、內城、外郭城三部分組成,其中,宮城位於內城中北部,呈南北長東西短之形狀,占內城十分之一範圍,分設承光、朱華、雲龍、千秋、神虎、閶闔六門。皇室寢宮建於宮城北部,朝會之所建於宮城南部,自北往南分列建始殿、嘉福殿、宣光殿、顯陽殿、光極殿、清徽殿、含章殿、明光殿、涼風觀、淩雲台等宮殿建築。而作為正殿的太極殿,則建在宮城南部中偏西位置,與城南閶闔門直對,夯土築壇,規模宏偉。
往來商旅,若從內城北垣東側廣莫門進京,自然不可能向前直奔,去往承光門——宮城守備森嚴,普通人無法進入,尤其以當下,縱然左衛府兵強馬壯,但無皇帝下詔,也不可擅入宮城。負責警蹕的羽林軍自胡太後退居無心庵,暫受魏國皇族兼百官之首、嵩陽王元鏞節製,是如今除神秘莫測的巡天衛之外,能夠對抗秀川胡族軍隊唯一的籌碼。
廣莫門東折再往南,乃是陽城南北大道之一,可繞過宮城,直抵洛水。時近黃昏,蘇令與蘇青正沿著這條大街徐徐踱步,遙望著巍峨的永寧寶塔,以及西麵瑰麗壯闊的魏國宮殿。
蘇青早已忘卻了城門口的不快與關於中原正朔的爭執,讚歎道:“陽城不愧為九州第一大城,至少一路走來,我從未見過如此華麗的城中盛景,巴蜀與之相較,如蓬蔂之於賜履,天上人間。”
蘇令聞言,啞然失笑道:“你倒是轉變得很快,如今南朝底蘊比之北朝又如何?”
蘇青得意洋洋道:“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百聞不如一見,我乃是尊重事實之人!”
蘇令哂道:“然則你尚未見過梁都康城,怎可輕言高低?”
蘇青理直氣壯道:“待我來日到了康城,如果真比此地更勝一籌,我自然會轉而推崇康城。古人雲,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鄙人正是擁有此等可貴之品質。不似某人,錙銖必較,又好為人師,迂腐至極也!“
蘇令搖頭笑道:“果然最後又是為兄之過,斯言偉哉,兄已受教,必改之,改之!”
此時,二人已從東麵裏坊折入銅駝大街,南行數十步,望著兩側空蕩蕭索的場景,蘇青不由疑問道:“據聞銅駝大街,乃是陽城最熱鬧繁華的街道,為何此刻卻似宵禁一般,人煙稀少,難道陽城人白天都不出門的嗎?”
蘇令環顧周圍,最後將視線停留在銅駝大街東麵的一處官邸,悠然歎道:“山雨欲來,非常時刻,魏國宗室朝廷人人自危,原屬常事。不過連左衛府都高門緊閉,百姓亦不上街,那麼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陽城剛剛出了大事。”
蘇青一怔道:“左衛府?左衛將軍朱威?朱榮的從弟?”
蘇令微微笑道:“嗯。左右衛府,在陽城之中,掌握了除羽林軍外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一般而言,左衛府負責外郭城守備,右衛府負責內城守備,但你也知道,在數天之前,右衛府的軍隊就已經被左衛府消滅了。加上朱威的出身以及胡族軍隊的強悍實力,接管了陽城,還不知要何等的飛揚跋扈,又怎麼會是高門緊閉、噤若寒蟬呢?”
蘇青亦將目光投向左衛府,點點頭道:“有道理,如今我有幾分明白了你的用意。”
蘇令饒有興致地問道:“喔?你所指為何?”
蘇青胸有成竹地答道:“自然是我之前曾經問過的,你為何舍荊揚而赴關中,到了關中又為何不從南邊直入陽城,而要繞了一大圈先跑去炎龍河邊,窺視那支不可一世的胡族軍隊。”
蘇令從隨身包袱裏取出一個造型古樸雅致的行軍壺,仰頭飲了一口,嘖嘖說道:“不錯不錯,那你看出了多少?”
蘇青依葫蘆畫瓢,也取出自己的行軍壺,狂喝一氣,傲然說道:“我隻是沒像你那般喜好故弄玄虛。尋龍之道,貴在觀氣,如今北境全隅,值得一觀的不過寥寥數人。胡太後既已成落地鳳凰,魏國大勢底定,你當然是衝著元祐以及朱榮去的。”
蘇令撫掌笑道:“哈哈哈,知我者,賢弟也。我瞧那河陰大營,果然有帝王氣象。然則風虎雲龍,混沌不一,天命誰屬,尚難分明。賢弟說眼見為實,可很多時候,眼見亦未必為實,甚至南轅北轍,相去萬裏。山高路遠,道阻且長,你我還需珍重啊!”
蘇青白了蘇令一眼,沒好氣道:“又來故弄玄虛這一套了。元祐既已上位,擺在他眼前的隻有兩種結局,獻帝或者病已,如今看來,獻帝的可能性更高。朱榮更簡單,不過是姓董與姓曹的區別。朱威一向橫行霸道,就算進京之前朱榮下了嚴令,他也不可能不出來顯擺,所以他必然是出事了。接下來就要看這件事的嚴重程度,以及元祐與朱榮之間如何維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