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她站出來準備推薦起自己的產品來,前一世沒少幹這種事,生意融入生活,她怕她們反感,先開始講的是這些繡品的用處,還有什麼顏色配什麼顏色的衣裳好看。

然後再聊到這繡功上,她娘親自做的這些雖是小飾物,但裏頭露出了雙麵繡,相信這些夫人也是行家,仔細看看就會明白了。

於是接下來的時間基本都是蘇宛平在推薦產品,店裏的布料和繡品,最後開始講故事,自己寫了幾個故事,講的不是繡娘的愛情史,便是衣錦還鄉的故事。

到最後天色不早了,準備啟程回去了,那些夫人們還在問有沒有好聽的故事沒有講完的,改日記得竄門子,正盼著呢。

蘇宛平沒想到效果會這麼好啊,回去的路上便有不少夫人打算去蘇宛平的鋪裏瞧瞧,長富街那邊大家都熟悉,平素家裏的繡品是在長富街街尾那一家做的。

傅氏正招待兩位客人,轉眼鋪裏來了一群夫人,她們個個穿的是上等的衣料,衣香鬢影的,讓鋪裏的人都愣住了,先前兩位客人還挑三撿四的,這會兒隻好站在一邊。

這些夫人搶著看花樣,尤其看到保昌郡不曾有過的花樣,立即向傅氏下了訂金。

布在蘇宛平的鋪裏買的,買完就送這邊刺繡來了,到時直接在繡莊裏拿成衣,轉眼這些夫人定下不少套。

待這些夫人選得差不多了離去後,也是關鋪門的時間,天色暗了下來,街頭的行人少了,其他周圍的鋪子都忍不住朝這邊兩間鋪子看去一眼有,以前看到的是官夫人,現在看到的是地方的富紳夫人,這些人有不少人還曾見過的,都覺得不可思議。

這鋪子的東家倒是有麵子,能請得動這麼多的人來買東西,還個個給她麵子。

有了這一批富紳夫人的訂單,繡莊終於不用閑著了,傅氏心中一寬,便每日在鋪裏指點這此繡娘。

毛氏以前是跟著傅氏一起去鋪裏坐著,不怎麼出聲,這會兒也喜歡拿起繡品,眼睛是不看見了,她用手摸,傅氏忙的時候,她也幫著提點兩句。

時間進入深秋,趙朋遠和滕海終於回來了,不過這兩人這一次回來居然帶回來了一船布,好樣的,叫他們兩人去賣布,他們倒好,又拉回來一船布。

趙朋遠看到碼頭上接人的蘇宛平和時燁,立即上前邀功,“你先前說咱們這鏽莊和布莊是合夥的,這不我就記在心頭了,買下了這一批布料,你知道這批布料有多便宜不?”

蘇宛平怔住,“莫非另有隱情。”

“那自然是,這一次可不是我一個人的主張,而是滕海也覺得行,我才買下的。”

蘇宛平撇嘴,無奈問道:“咱們這一趟賺下的銀子都費這上頭了?”

趙朋遠有些不好意思的點頭,“費這上頭了,但你布莊裏今年年尾都不必進貨了。”

“你,唉,你不知道布莊最害怕壓貨麼?再說布料也講時新,要最新款的。”

“是最新款的,你看這些,上等好杭綢,最新款出來的,比咱們運去的貨還要好。”

運去的貨是京城裏的新款,在京城裏比較流行,但是的確中矩中規,質量一流,而眼下這一船的貨的確也是杭綢,不過布料略薄些,講究花樣,這批貨若是運去京城恐怕不太合適,那邊比較冷,但是運來保昌郡那可是最適合冬季的衣料。

而且這些暗紋,在保昌郡見都不曾見過,蘇宛平拿了一匹布在身上比了比,連時燁都說這衣料上身效果最好,顯瘦,還很貴氣。

蘇宛平隻好叫來驢車將所有布運回布莊。

原本她想做中等布莊的門路,再弄好布料壓場子,眼下看來她的布莊走高端路線了,就不知道這一批貨能不能銷得完,過了冬季就不合適宜了,而且給她運了一船回來,也隻有趙朋遠和滕海兩人膽子大,要她去進貨肯定不敢的。

貨入了倉庫,傅氏就安排繡娘一起幫著上架了,鋪裏煥然一新後,她依舊弄出幾款新款出來做特價。

鋪裏有傅氏幫忙看著,蘇宛平四人去酒樓吃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