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時燁穿著一身靛藍色錦袍,頭頂玉冠,再遇上他那天生的冷酷威嚴的形象,與蘇宛平站在一起如同一對壁人,讓趙朋遠既羨慕又嫉妒,成雙入對是他一直想的,何況小妹這美貌,妹夫這貴氣,簡直要羨煞旁人。
傅氏看著女兒女婿很滿意,不過令她最滿意的還是兒子,兒子長大了不少,已經十五歲的少年郎,這會兒一身黛紫色錦袍,冠戴齊整,麵色沉穩,平素也是個話少的,這會站著,竟也生出幾分少年郎的傲氣,讓人忍不住側目。
孩子長大很容易,不知不覺就大了,傅氏看著兒子,心想著再過兩年還得給兒子說門親事去。
蘇宛平也覺得她家老弟怎麼這麼帥啊,他的眉眼雖與她和傅氏有些像,卻並不是完全的像,反而帶著一抹冷峻,一身儒雅的氣質更讓這冷峻的氣質添了幾分溫色,更加吸引姑娘家的目光。
趙朋遠也是一表人才,穿著藏藍色的錦袍,手裏一把折扇,典型的翩翩公子模樣,難怪人家賈姑娘會對他心儀已久,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雖然不著調,但對賈姑娘倒是專情的很。
去年來了傅家後,趙朋遠便不曾出來去亂來了,便是上次陪著賈淳去了柳巷,後來蘇宛平也知道了,這家夥隻是去聽了數日的曲子,根本沒有做什麼,難怪他會說耳朵痛。
一家人出了院子,傅氏和蘇宛平進入馬車內,其他三人卻各自騎著馬,黑馬是蘇義騎著的,他今日有心想炫一下他的好馬,想必縣學裏的才子都知道他姐夫送了他一匹好馬,隻是一直不得見,這一次賞花宴在東郊,那兒有大片花海,是趙知縣來了梅嶺縣後使人種植的,待花要盛開之時收集了花瓣後做成胭脂或者香囊出售給皇商。
這個主意卻是田氏所提,她是京城的貴女,對京城很是熟悉,有了這筆收入,杜知縣便能讓更多的人種花,梅嶺天氣好,冬季也同時花開滿園。
而在春季的時候,新芽初起,田氏也借機邀請各位夫人一起賞花,聯絡感情。
這一次學政夫人必定要來,而且餘城還來了幾位夫人,賞花宴上分男賓女賓,男子隨趙知縣一起在前頭池傍垂釣,或是吟詩作對,活動極多。
而女眷多是隨田氏一起入花場賞花,再次聊聊吃穿用度,同時還會借機向農戶訂下一批香囊或者胭脂,帶著這些富夫人來,怎麼著也會出點銀子的。
傅家的馬車到了東郊,那兒已經聚集了不少人,女眷帶上了幕離,而周圍的差兵護衛早已經將周圍守住。
蘇宛平和傅氏從馬車上下來時,引來不少雙目光,那餘城來的幾位夫人正好站在莫氏的身邊,朝這邊看來,看到這一對母女,雖然帶了幕離看不到真容,可是這一身穿著打扮,卻是令這些夫人們驚歎不已。
其中有位夫人問道:“這兩人如此華貴,是何許人也?”
她們皆是奇怪,梅嶺縣有哪些世家自是知道的,卻沒有這一對母女的資料,莫不是外地來的貴人?
莫氏卻是笑了,她也不解釋,而是快走一步來到傅氏身邊,兩人穿的衣裳果然款式上來看很是相同,不過細節上來看,莫氏的衣裳更顯得大氣華貴,莫氏拉著傅氏的手,直接往亭子裏去。
長亭裏很大,這上頭能坐下的皆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包括這餘城來的幾位夫人。
這些人都奇怪的看著莫氏,看來她們猜的不錯,必定是外地來的貴人,就不知道是什麼樣的貴人了,看來今日有幸運結交一下。
學政夫人親睞
就在亭中主座上,與田氏坐一起的學政夫人也朝這邊看來了,看到兩人這出眾的模樣,一時間竟想不起來是誰家女眷,正要問時,田氏卻笑道:“是傅氏母女來了,梅嶺縣神童才子的母親與姐姐,沒想到這兩位打扮起來,像一對姐妹花似的,煞是好看。”
學政夫人看著兩人,也是點頭,“這兩人若是去了京城,也不潤色,著實不錯。”
美好的東西自然受人喜愛,尤其像傅氏母女這樣跟他們當中的人沒有任何利益衝突,自然博得一個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