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運作合作社 再向成功行(3 / 3)

隨後鄒林音宣讀當年入社成員名單,唯獨沒有陳水平,陳水平好沒麵子。“怎麼沒有我呢?我當時和陳無為一起入的。”他強辭奪理。

“陳無為你的憑證還在不?”鄒林音問道。

“還在。”陳無為說道。

“你呢!”鄒林音轉身問陳水平,他啞口無言。“今天是個好日子,咱們不說那些掃興話沒意思。老社員依照老辦法,新入社員根據自願原則,以市場價入股。大家覺得怎麼樣?”

“啪啪啪”現場掌聲四起,村民交頭接耳細說這個方案好。最後鄒林音說了一件事:“全社將近兩百戶柑橘大戶,加上附近幾個村種植戶光靠我一個人是沒辦法完成技術服務的。現在我社大招技術員,可以從零學起。我不收學費包教包會。尤其是年輕娃娃,不想進廠上班的可以來我這裏學嫁接。”

“鄒老師高風亮節,我第一個學嫁接!”陳誌剛舉手站起來應和,他早想學得鄒老師的嫁接技術。

陳水平犯嘀咕;她會真心教你學嫁接?兩個湖北佬來這兒是為賺錢,細想,他們大都會離開這個世界,她把技術留著沒人傳承便失去價值。如果剛子學會了也是好事。藝多不壓身,總有一天可以派上用場。他如果不當村官司轉行當農技員也是不錯的。

“那今天我收下了陳水平老師的公子,正式教他嫁接。兩年之後見成效,我這人最愛別人有進取心鑽研勤。年輕人應該多學本領、多長見識。書本是無私的,告訴我們最基礎方法,嫁接不是什麼高技術,有心人還是學得會。”鄒林音一笑解泯仇,她不再視陳水平為拌腳石了。

陳水平隻好說難得鄒老師這麼厚愛犬子,我們陳家感謝您。並保證今後全力支持鄒老師在長良山片區搞新品研究推廣。希望鄒老師大人有大量,不計較過去的不愉快事情。

專業合作社成立之後還獲得縣工商局注冊,韓文祥是法定代表人。經營範圍是:夏橙、臍橙、紐荷爾、西瓜、李子、葡萄、桃子、柚子、梨子等,苗林及鮮果銷售。注冊資金十萬元。縣裏補貼他們兩萬元作為活動經費。韓文祥想把“借母懷胎”也搞成商標,沒有獲得通過。令他十分惱火:“成立實體,巴不得你搞起來,我的技術就這麼不值錢啊?”

楊秀玲勸他不要動怒,農業技術是為農民造福,你注冊了商標也沒有大公司購買啊!心放寬些,人家袁隆平發明雜交稻技術夠偉大吧,人家沒有爭什麼派頭,安心在試驗田搞試驗。

“話不能這麼說,隆平現在是一流農業專家,國家級院士,他可以淡泊名利,我也沒說要賣這個商標。我隻希望自己的成果在無償使用的時候有人知道是我的成果。就怕那些學界偽君子剽竊我的成果據為已有,用這些研究去申請專利家經費,當什麼院士。我在保護自己的成果的同時也是為國家分憂,如果讓一些不學無術沒有學術良心的人把我的成果剽竊了,隻會給國家帶來災難。誠信立德,失信喪德。”

“現實如此,製定規則的人並沒有考慮農藝人的處境。說到底社會浮躁,缺少創新能力。考核指標過於功利,讓一些急於成名的人鋌而走險。”鄒林音一針見血的說:“當年韓老師在蓮沱,不斷往外界交流他的病毒成果,反被告人用他的苗子有毒定性大肆宣傳。搞得我們腹背受敵,出走雲安。”

曆史教訓是深刻的,韓文祥從事柑橘七十載,浮浮沉沉。鄒林音因柑橘而結緣香溪;又因柑橘致富讓她與夫分離;因柑橘令她雲遊四方;又因柑橘 讓她居無定所。女兒是她的一塊心病,女兒不成家意味著她還要供給,直到她獨立為止。

她從事柑橘為了什麼,答案太多:女兒成長,自己安身立命之技能,比種水稻要輕鬆,是一名技術員,是老百姓喜歡的老師。最重要的是她有一個夢想;是三峽庫區貢獻自己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