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玲在推廣峽江柑橘產業發展功不可沒,她一如既往支持韓文祥,鄒林音創新試驗,使得峽江沿岸柑子園皆是風景。她比鄒林音大六歲,兩人女兒一般大,她女兒讀的是北大,畢業即結婚,在北京打拚著,鄒林音事業上的成功一般女人沒法相提並論,家庭經營並不如意,女兒成了她的一個心結。即使她不說,認識的人都會說她,你女兒怎麼還不出嫁;不要太挑剔。
“婚姻有早晚,我從不擔心女兒的終身大事。隻要她高興,找個文盲,種地的我也沒有意見。”鄒林音回應別人的流言蜚語,她確實沒辦法幹涉女兒匆匆讓她出嫁,女兒出嫁了,她真成了孤身一人。
別人不再說這話刺激她,因為她是峽江無人能及的技術員,如果她在體製內早應是高級職稱的農藝師了。因為自由,她也不貪圖虛名。為農民嫁接 ,雖然辛苦,但她覺得種地人比她更辛苦,每回嫁接低於一百元的尾數她都不收錢,大方爽快的她受人尊重。
“陳誌剛這個月記得帳做起來,別再被罰款啊?”韓文祥叮囑陳誌剛把帳做好到稅務報稅。剛開始他不熟悉會計準則。沒有按時到稅務報稅,連續三月被罰款,還被請到稅務學校聽課。他一生尊紀守法,從不幹犯法的事,這三個月把他氣慘了,讓大學生村官代帳他居然沒辦法把資產負債表試算不衡,罰金數千元他心疼,都是種地農民一點點湊齊的,錢要用在關鍵眼上而不是這種行政罰款上。
“我忙呢,這事你還是找專業人士辦。我一個大學農業的,從沒和財務打交道。”陳誌剛坦承自己沒辦法勝任這項工作。
陳誌剛偃旗息鼓乖乖找出會計憑證,認真彙總歸類,花了兩天時間交出一份會計報表。鄒林音自己不懂財務,拿著報表進城問了楊秀玲單位的會計之後方才送到稅務報稅。
“搞個合作社還真麻煩,每個月要往這兒跑。”鄒林音埋怨。
“這是流程,如果想方便可以買稅控打印機回家上網報稅,然後來這兒交一份打印報表蓋章留存。”辦稅員告訴她。
“高科技我們玩不轉,還得靠年輕人運作這事。”鄒林音發現自己開始落後了。電腦她玩不轉,申請了聊天號,自己不會拚音。打字很慢,沒事她會用手機通訊號碼看燕妮是否在線,她從不和女兒聊天,隻是監督女兒是否在外上網。
轉眼半年過去,白池村的柑橘園迎來豐收的夏天,韓文祥的一樹多果在這裏實現成功,引來無數同行前來參觀。陳無漾家的十畝柑子園全部實現一樹兩果的目標。他笑哈哈向眾人介紹這些品種名稱。還有新華社記者也來這兒采訪,並寫下《皇帝女兒不愁嫁》轟動性新聞報道,全麵展示了鄒林音、韓文祥的柑子成果。
陳無漾說:“沒有兩位老師的全力嗬護,我這些樹早六年就死光了。那時候謝狗子撤銷我們長良山合作社,大力推進大公司進農村搞開發,是韓老師的善言善語感動我,我沒有把這些柑子樹砍掉種石榴板栗,堅持走興柑致富之路。看這兒是韓老師的試驗田,有兩畝地呢,我這兩畝地柑子從沒有賣過。所以個頭長得大,結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