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翻牆(1 / 3)

徐野念了一天書,腦袋昏昏沉沉,好在還記得徐則要同他光顧“有間酒館”的事。不待徐則下衙,他便先到了大理寺外候著。

小酒館的燈比周邊林立的飯館和歡館要暗一些,但用了巧思,先是燈罩顏色統一,再有之前蓋樓的時候在屋頂上鑲嵌了不少顏色鮮亮的彩瓷片,光線一照,彩瓷片跟尋常瓦片的反光差異就出來了,愣生生將小酒館襯托得別具一格,讓路人無法忽視。

此時穿著女先生裝的顧長煙和高升坐在一樓角落位置,今晚說書人登場,兩人都不約而同有些緊張,生怕那人水平不行浪費故事。

徐則徐野父子二人進門發現人還挺多,已經坐得滿滿當當,而最裏邊的小木台上放了一張小桌和一個蒲團,有說書人在旁邊喝水,準備入座。

“兩位爺請上二樓。”夥計殷勤地將他們往裏請。

徐則不悅,“我要聽說書。”

夥計抱著急客人之所急的心思,探頭探腦地在四周尋了半天,總算碰到一桌臨時有事結賬走人,“有有有,這邊請……其實二樓也能聽見……”

小胖子孫軸麻利地收拾好那張桌子,然後把客人留下的錢拿去櫃台交給賬房。

小酒館除了櫃台,其他地方沒有椅子,客人坐的位置全是寬矮桌配結實的軟墊或者蒲團,每個座位旁都有一個帶有香氣的暗格,拉開後可以放自己的鞋子,如果不想脫鞋,夥計也會為他們送上一雙布鞋套。這個過程看似麻煩,但東家的初衷就是為了讓大家以最舒服的方式品嚐美酒小食,徹底放鬆一日的疲憊。所以幾乎沒有客人為這麼件小事鬧不愉快。

“果真哪裏有酒哪裏就有鄭翰林。”徐則將鞋放進暗格後,掃了眼一樓的環境,發現了幾位同僚。他說的那位鄭翰林已經年過半百,大概因為環境舒適的緣故,幾乎是攤在座位上。

小酒館的酒單和菜單是分開的,製作精美,且每一樣菜品都配有簡筆畫,徐則不得不承認這家店的老板十分用心。

“各位客官安好,今天是三月初二,在下便給大家夥說說那年三月初二發生在何家莊的慘案……”說書人的聲音傳來。

高升見客人們都聽得津津有味,有些人還被說書人刻意營造的氛圍嚇得臉色不佳,猛喝幾口酒壯膽,頓時佩服自家主子,“還以為酒鬼不愛聽故事。”京裏的茶館很多,有規模的都有自己的說書人,酒館裏就幾乎沒有。

顧長煙小聲道:“茶館聽書酒館聽曲,這些我懂。”她也想過找人來唱曲,可聲形俱佳的都被各大酒樓和歡館包了,有不少伎人還是有背景的,她哪來的錢和權勢去養他們,次的那些還不如不請,所以她才自力更生編故事寫話本來豐富小酒館的內容。

《何家莊慘案》主要講述何家莊三月初二那日,有一戶人家二十口全被殺害,呈十字形填進莊子上的一口水井裏,半個多月後才被故事的男主角郭神捕發現。郭神捕命衙役將屍體撈出,仵作在驗屍過程中發現每一具屍體都有個特征,雙眼被人剖去,而眼球不知所蹤。

聽到這裏,有客人立即倒吸一口氣,直罵殘忍。

郭神捕探尋了所有可疑之處,連鄰村都沒有放過,然而一無所獲,案子陷入死胡同。就這樣到了四月初二,何家莊又有一戶人家被同樣的手法殺害……

“這案子哪年發生的?”

不知道是說書人描述得太好,如同身臨其境,還是情節過於寫實,高升沒有察覺自己咽了好幾回口水。

“當然是編的啊。”顧長煙懶懶道。

果然,當故事發展到郭神捕從裏正處得知那口水井早在八年前就因幹涸被村民填平時,說書人來了句:“何家莊慘案今日就講到這裏,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不要在意。”說完起身向三麵客人鞠躬行禮。

“糟心的東西,這才說到哪兒就停了,撓人不是?”底下已經有客人表示不滿。

甚至有好幾位客人往說書人身上拋碎銀子,讓他接著說下去。

不過此起彼伏的質問並沒有讓說書人怯場,他露出老實人特有的憨笑,“何家莊慘案每隔兩日一場,明日說‘深夜鬼話’,後日說‘江湖兒郎’,大家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