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有人長大了(1 / 3)

八月十四“中秋市集”,金陵城大街小巷都是人,不知情的外來者對這番熱鬧的景象一頭霧水,新奇又不知該怎麼參與進來。而本地民眾哪管得上給人解釋,水粉鋪子裏擠滿了女孩,書鋪、文房四寶鋪、肉鋪、米鋪……補貨趕不上賣的速度,就連車馬行都站滿了挑馬的人。

“這一天貼出去多少錢啊?”景二老爺和兩個兒子坐在寶器行對麵的茶館二樓,等曹氏和幾位族嫂。

景二老爺是不能理解的,景家什麼都不缺,怎麼曹氏就非要今天來跟人搶東西。

“問你話呢。”他瞪景元澤。

“我怎麼知道娘今天要花多少銀子?”景二夫人平日裏買什麼從不看價錢,也不湊熱鬧,今天這陣仗他也搞不懂啊。

景二老爺嘖了聲,“兩河軒。”

景元澤這才會意,冷哼,“您覺得那兩個奸商會告訴我?”看樓下這人山人海的,怕是不止十萬。至於回報多少,不好說。也許就是花錢掙個名聲,也許是為了嚐試新的項目。

景二夫人今天出來湊熱鬧,完全是因為這家寶器行隻在今天上一係本命年的寶石墜子,總共就二十套,每套不同樣式,就賣一天。她打算全部搶到手,改日找高僧開光,以後族裏誰家生孩子她就送一條。又因這種東西偏貴重,備著送人,代表著景家的臉麵,她要親自驗貨才放心,所以不好打發下人出麵。

宋媛到金陵有幾天了,一直住在外祖母家,今天聽說有什麼“中秋市集”,於是帶著仆人出來逛逛。有別於燈節、趕圩特定地點,這個“市集”是全城性的。她長這麼大還是頭一回見這種場麵,仿佛整座城的百姓都在瘋狂買東西,不要錢似的。

眼睜睜看著旁邊的淮晏米行被一陣瘋搶後提前打烊,宋媛和同樣來自京城的仆從們都震驚了。

“小姐奴婢打聽到了,今日是兩河軒的‘中秋市集’,他們貼補了好多好多的……代,代金券,對,就是代金券,給金陵城的百姓買東西過節。跟他們合作的鋪子好多東西有折價,還可以用代金券。”隻有路邊一位肉餅攤大叔耐心跟她解釋。

宋媛聽過兩河軒這名字的,但不太想得起來跟誰有關。

“小姐咱們要去看看麼?聽說今天有家繡行會上三種新線,一盒六兩銀子,過了今天賣十兩。”

宋媛被說動了,她喜歡繡小東西,若是有新線怎麼也想嚐試一下。說起來她雖然是宋家嫡小姐,但京中老宋家掌中饋的不是她母親,大戶人家開支大,她年紀又小,每月到手的月銀並不多,這麼些年存下來也就幾百兩。所以聽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今明兩日差價這麼大,就覺著不買等於虧。

“那咱們就去看看。”她還發現金陵不遮麵的女子比遮麵的女子多,可是她不敢這樣。

她們的馬車緩緩穿過幾乎水泄不通的大街,身後的淮晏米行放下了大鎖。

周晉讓工人們趕緊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鋪子等過了中秋回來再打掃。大家夥頭一次發現東家舍得關懷關懷他們了,受寵若驚。周晉丟下這句話就走了,他約了幾位米、油行的東家在酒樓相聚,今天這種日子,大家就該坐下來痛快的喝幾杯。

“這票地都能買?”正規的牙行門口擠滿了人。

“我們也跟兩河軒合作了,不信可以去那邊的尋人牆看。”牙行的掌櫃喊得喉嚨都啞了。

代金券最大的麵額就是二十兩銀子的,每個人在同一間鋪子隻能用兩張,最多就是四十兩,而這個錢買內城偏僻的小院子完全夠了,外城還可以買到不少偏一些的肥田。也有人貼了更多的錢買更好的地方。所以今天牙行生意也十分火爆。

“兄弟你怎麼會有四十兩?”大家夥都好奇,畢竟這種麵額的多是大戶人家才能收到。

“有人昨夜花樓摸了姑娘掏不出現銀,就折半賣給了我。”算是撿個大便宜。

兩河軒

才半日,貨全部清光的老板已經帶著票和自家商號的文書到安秀街兌現銀了,隊伍一直排到大門外,好在兩河軒的文書部和賬房人多,手腳也夠麻利,沒讓隊伍排出安秀街。文書們負責檢查代金券是否仿冒、統計金額、登記商戶名,並讓對方簽字後,轉小賬先生那邊放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