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2 / 2)

她知道,周家幾個主事者暗中開了好幾次會議,都非常急切,商討該怎麼辦。

誰都知曉,昭國本就窮兵黷武,一旦掌握這種力量,更是如虎添翼。

周家當然想向昭國投誠,卻又舍不下在梁國的榮華富貴,隻能心懷僥幸,認為梁國不至於滅。

但商人們顯然家業沒大到這種程度,他們的顧慮就沒那麼多了。

眼看昭國如日中天,商人們自然要絞盡腦汁,拚命鑽營,試圖獲得昭國百姓的身份,免得國破之後,家也跟著亡了。

可這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昭國的戶籍管控非常嚴格,其他國家的人來經商可以,當門客也行,但真正獲得戶籍,融入這個國家,對一般人來說,卻難如登天。

正因為如此,當聽說齊五娘祖輩都生活在廬龍城,又在昭王宮中待了十三年後,無論是“媽媽”,還是和“媽媽”們熟識的商人,都把她當作一件“奇貨”!

很快就有“熟客”試探性地問,自己剛好要販貨去昭國,問齊五娘有什麼口信要帶給家人。

齊五娘知曉,這或許是自己唯一逃離瓦舍的可能!

她當然明白娘家人靠不住,卻也知道,娘家見利忘義,可以利用!

與其在這裏等死,還不如奮力搏一把!

所以,她馬上把自己這段時間積攢的全部錢財(“媽媽”唯獨沒收走她的錢)托給商人,讓對方交給自己的家人,帶口信說自己夫君已死,又沒有子嗣,想要通過商隊,回到昭國!

一旦娘家人知曉這個消息,定會心動,因為他們可以把她再嫁一次,獲得錢財!

而對商人來說,隻要證明她真的是廬龍城人,或許會為了獲得一個合理的身份,把她帶回去,並娶她為妻!

“誰能想到,事情比我幻想的,要好上無數。”齊五娘端起酒杯,看了九姑一眼,眼中已有了淚光。

九姑既慶幸,又後怕:“國巫大人回到廬龍城後,就問含章殿的所有人,是否要回家,並發放大量錢財,保證我們即便出宮,後半生也能吃喝不愁。我以‘探親’之名,去齊家找五娘,聽說她遠嫁給一個鄭國商人,就留下一筆錢,托他們打聽五娘的口信。”

其實,九姑根本不用留錢,因為她來自含章殿!

多少人削尖了腦袋,就為了名字被國巫大人聽見?

九姑是跟著國巫大人整整十年,風裏來,雨裏去的老人,哪怕沒有標宛子那麼顯眼,她的動向,也足夠引起一些人的注意,並對齊家加以照顧。

而她也很清楚,齊家為了錢,把五娘賣了。

否則,一個廬龍城的女子,怎麼會嫁給一個外國的商人?

這令她無比惡心,恨不得不見這些貪婪的嘴臉,可她最終還是留了錢!

隻有讓齊家意識到五娘對她的重要,她才有可能把五娘找回來!

這些錢,是用來買五娘的消息,乃至五娘的性命!

齊家當然知道自己的“幸運”來自何處,這時候的他們,隻怕比誰都後悔,讓齊五娘嫁給一個異國商人,失去了音訊,又比誰都迫切,希望得到齊五娘的消息!

隻要齊五娘在他們手中,就是一顆活生生的搖錢樹!!

而鄭國商人不是傻子,等到了廬龍城,找到齊家,看見齊家的態度,略加打聽,還有什麼問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