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2 / 2)

這種情況下,認識的時間多久根本沒意義,就算和他再熟,一旦不合適,該換掉還是要換掉。

殷長贏見她如此篤定,笑了一下:“若是旁人決定這兩人的升遷任免呢?”

殷姮懂了:“除非後者的能力超過前者一大截,否則,一定是前者勝出。”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

一個有關係,一個沒關係。若是沒關係的那個能力實在優秀,可以堵住所有人的嘴,否則上官一定選那個有關係的。

這和是不是走門路無關,哪怕兩人都沒送禮,結果也一樣。

上頭的人根本不用說,下麵的人自己就會顧慮——我若是選了那個沒關係的,另一個人的靠山會不會覺得我對他有意見?否則為什麼不給他這個麵子?我是不是平白無故就多了一個敵人?

尤其這個“敵人”還是君王的親生兒子時,就更讓人憂心忡忡。

別管公子是否受寵,哪怕是蹲在王宮角落的小可憐,那也是君王的親生兒子。若是人家豁出去就要搞你,你的小身板有多硬,經得起這麼折騰?

雖然這種事發生的概率很低,可由不得人不多想啊!

無論宮中還是前朝,追求得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你好我好大家好,何必要平白添個勁敵呢?

“大兄是想告訴我,與跟隨公子能獲得的利益相比,最後的風險不足為懼?”殷姮若有所思,“甚至很多臣子,根本沒那麼大的野望,隻是想沾點風光?”

“自然有這等想法的人。”殷長贏含笑道,“君王用人,無非取其忠,取其直,取其才,取其名。四者兼備之人,少之又少,隻要占了其中之一,便可用。阿姮以為,這其中,最容易出功績的是哪個?”

殷姮本想說,自然是“才”。

但她馬上意識到,對很多人來說,才華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

這種硬性指標最不容易作假,也最容易劃掉人。

忠、直、名……究竟是哪個呢?

略加沉思之後,殷姮望著殷長贏,不知是歎,還是惋:“是無德。”

忠誠、孤直,都是日久見人心,除非突發重大變故,否則沒有速成的渠道;名聲,才華,都是硬性指標,很多人混一輩子都達不到。

可丟掉道德底線去害人,卻是那麼簡單的一件事。

這就像兩個人競爭爬山,我爬不過,可我卻能把你推下去,這樣我還是贏家。

殷姮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從道理上來說,她明白,小人也有可用之處,這種肮髒卑鄙的做法也能非常有效地打擊到競爭對手,上到國家,下到個人,沒人可以幸免。

但怎麼說呢……大概是她自己不喜歡吧??

殷姮沉默半晌,方凝視著殷長贏,輕聲道:“壽陽太後,還對我說了一件事——有說客帶重金,托到了她這裏,據說是宋太後的娘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