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 定天下初露崢嶸 受錦囊暗夜驚魂 四(1 / 2)

此次大漢出兵援助烏孫正是個千載難逢的契機,一來可以盡自己所能調控的資源對匈奴鐵騎實施致命打擊,走出征服匈奴的第一步,二來借助戰功將兩位兄長扶植起來,就算霍光察覺到了自己的用意,名正言順,他也不出什麼。

現在西域的焦點似乎全部都集中在了烏孫身上,其實不然,車師雖,國力也微弱,但是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必然不會是一片平靜樂土。

西域南道自從傅介子斬殺樓蘭王安歸之後,經過幾年的經營,幾乎已經被大漢完全掌控,然而北道卻一直處於匈奴鐵蹄的蹂躪之下,關鍵原因就在於匈奴近而大漢遠。

大漢要是想在西域近一步有所作為,就必須解決兩個問題。

其一就是給匈奴以重創,讓它不敢甚至沒有能力再染指西域,其二就是借助西域眾多城邦自己聯合起來的力量抵抗匈奴鐵騎侵擾。

然而戰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就算劉病已未雨綢繆,料事如神,也決不敢保證僅僅通過一場戰役就一定能將對手置之死地。

既然第一個問題暫時還沒有明確的解決之道,劉病已就隻能把視線投到解決第二個問題上了。

西域雖然號稱三十六國,但相對獨立的城邦遠遠要大於這個數字,所以盡管擁有廣袤萬裏的疆域,但真正可以用來抵禦強大外敵的虎狼之師卻似乎隻有烏孫健兒才配得上這個稱號。

自從上次與匈奴爆發規模衝突,鄭吉上報以焉耆為代表的西域軍隊普遍戰力低下之後,劉病已更是對自己的這一想法深以為然。

烏孫既是這次與匈奴對抗的西域主要軍事力量,又是在大漢撤軍後可以蔭護西域其他弱鄰國的強大羽翼。

如果沒有烏孫,大漢也沒有此次重創匈奴的決心,如果沒有烏孫,漢軍撤兵之後的空隙也沒有人能填補。

在大漢與匈奴爭奪西域控製權方麵,烏孫再次回到了任誰都不能無視的核心地位。

那麼怎麼能讓烏孫心甘情願地發起主動攻擊,纏繞住匈奴鐵騎主力,從而讓漢軍有機會可以重創這個強悍的遊牧民族呢?

怎麼能讓烏孫意誌堅定地護衛和它不沾親帶故的其他西域國呢?

除了利益之外,還有什麼?

可能劉病已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口若懸河、隨機應變的辯才為他服烏孫,讓烏孫能夠按照他的意圖去行事,這樣才會有一絲機會讓沉寂落寞已久的大漢皇權在周圍密布的荊棘中嶄露頭角。

那麼這個出使烏孫不辱子使命的人究竟應該選擇誰呢?

董洪熙雖然老成持重,也去過不少地方,經驗豐富,但才智太過平庸,未必能達成劉病已的願望,那麼還有誰呢?

大漢人傑地靈,滿朝文武中有能力有擔當的才俊之士似乎也不在少數,但劉病已將這些人逐一在腦海中審視篩選,卻發現沒有一個能為自己所用。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已經被霍氏家族招攬於旗下,或明或暗維係著以霍光為首的霍氏集團的利益,劉病已怎麼能啟用這樣的人去出使烏孫執行自己的密令呢,那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