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 定天下初露崢嶸 受錦囊暗夜驚魂 四(2 / 2)

苦思冥想了好幾日也沒能琢磨出個頭緒的劉病已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個人。

這個人忠肝義膽,對漢祚忠貞不渝,絕不會與霍家同流合汙,正是那個流亡匈奴十九年不屈一身傲骨的典屬國蘇武。

蘇武回到大漢後任職典屬國,曾經因為兒子蘇元參與上官桀謀反一案而被褫奪官職,直到宣帝即位後,不僅官複原職,還賜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

按道理來,蘇武對劉病已隻有感懷涕零的份,更何況以蘇武的名氣、氣節以及與通使異族的經驗來,他本是可以被宣帝委以重任出使烏孫的最佳人選,然而已年界七十的蘇武是否還能夠經受得住外域風沙之苦以及顛沛流離的勞頓,這就要打個大大的問號了。

好在蘇武一直在處理外族使臣進京的接洽事宜,不僅對藩屬於大漢的各個國家的情況了如指掌,更是對可以通使外族的每個大漢官員的秉性和才能熟稔於心。

當這個為大漢殫精竭慮了一生的老臣被宣帝問及誰可以承擔起出使烏孫的重任時,他毫不猶豫地推薦了一個人,那就是曾經在異鄉和他榮辱與共十九年的常惠。

對於蘇武口中極力舉薦的這個常惠,劉病已就連聽都沒聽過,當然心中狐疑了起來,然而在蘇武講述了一個故事之後,他的顧慮被徹底打消了。

就當蘇武在匈奴被羈押的第十九個年頭,已經是昭帝在位的時候了,大漢和匈奴的關係有所緩和。

昭帝感念蘇武的忠烈氣節,特意派出使節前往匈奴迎取他。

然而老奸巨猾的單於並不想就這樣縱虎歸山,一邊派人將蘇武藏匿收押起來,一邊對大漢使臣謊稱蘇武已死。

那漢使聞聽蘇武已死,明知是匈奴單於的推托之辭,卻也是毫無辦法。

就在他準備無功而返時,卻遇到冒死前來設計搭救蘇武的常惠。

常惠知道單於雖然狡詐,但對於神明卻敬畏得很,於是教授漢使編造了一個故事,以打動單於的惻隱之心。

那漢使依著常惠設定的計謀,告訴單於,此次之所以大漢派使臣出使匈奴,緣於大漢子在射獵時射中了一隻大雁,雁腳上綁縛著一封信劄,上麵寫有蘇武還存活於匈奴北地的神諭。

大漢子按照上的指示前來迎接被神明關照的蘇武,還望單於順應意,才可以護佑匈奴子民歲歲安康。

單於吃了一驚,雖然對於漢使的話半信半疑,但有關於神明的事情還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最終乖乖地釋放了蘇武。

這常惠不僅忠肝義膽,而且還膽識過人,有著常人所不能及的急智,確實是出使烏孫的不貳人選。

就這樣,常惠在劉病已麵授機宜後,帶著節杖和錦囊來到了渠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