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沿海戰起(1 / 2)

忙起來的時候,四年的時光,那就是一眨眼的功夫。軍事書院開課,傅振商入學;次年二月,金陵女子學院開課,傅振羽就任第一屆“院長”,兩年後,傳院長與範茗。

同慶十八年秋,陳峰回京參加直隸鄉試,榜上有名。陳峰中舉後直接南下,重歸金陵,並沒有參加同慶十九年的會試。

同慶十九年春闈,三甲兩榜進士共取士子三百零九位。其中,京城國子監監生一百二十位,南京一百二十二位,餘下方為各大書院輸送學子。此次科考,是兩監建立以來,南京國子監第一次超越京城國子監。

隨著南京國子監的崛起,南京國子監忌酒李子堅,正式成為士林的標杆。南湖書院跟著水漲船高,便是傅振羽的傳說,都被烙上了濃重的李子堅烙印。

傅振羽對此一言不辯,不是不想,而是沒空。她急於脫手女子學院,為的也不是什麼大事,乃因她要去做賬房。

顧詠言和孫皓組建好人手,閩祝出船,已生了兒子的齊陽,攜帶齊家一半家資,一並投入“遠洋”商號,於同慶十七年九月出航,十八年四月歸;第一次出航,從距離到財物都是收著的。待到了第二次,齊陽這個膽肥的,直接跨了兩個大洋,用了整整一年四個月,於同慶十九年,帶著黃金歸來!

一瞬間,遠洋商號,富可敵國。那麼一大筆財富跟前,傅振羽自己上還不夠,又讓李子堅把錢文舉從基層拉到金陵,任南京國子監戶部侍郎,兼職給遠洋商號打雜。

手中有錢,李子堅又打開了局麵,書坊不再隱藏實力,各項準備工作齊備之際,傅振羽全麵打開普及底層教育大業。京城國子監陸忌酒聽了孫女傳來的消息,硬生生地又在忌酒的位置上抗了下去。

他要好好活著,活著看到聖朝教育天下!

傅振羽如此忙碌,親閨女的教學都是請了專人,何況一個餘姑娘呢?不過,按照陳太太的說法,傅振羽給餘姑娘請的各色女先生,都是京城貴女才能見到的人物,餘姑娘隻有歡喜沒有不悅的。

一切蒸蒸日上之際,福建傳來噩耗。倭人全麵來犯,福建沿海城鎮皆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恰軍事書院第一批學子即將結業,送他們入伍不是問題,問題是,以何種身份入伍。

事情的起因,不是傅振羽惹起來的。傅振羽的印象中,軍國大事自然要歸國之所有。對此,李子堅和顧詠言持有不同觀點,尤其是經曆援朝的顧詠言,他堅決反對這些子弟直接入伍,而是道:“我聽聞福建華將軍得朝廷特令,以募兵方式招兵。他能如此,我們為何不學?”

李子堅道了另外一件:“這些子弟參加科舉,多了不說,秀才功名可得。眼下讓他們入伍,其官職必在百戶之下。百戶以下的軍籍,比民籍還不如。讓他們以棄士籍入軍籍,定無人願意。募兵則不然。募兵僅限時戰,屬貨銀兩訖的買賣,戰後即散,並不要他們入軍籍。先以募兵參戰,取得戰績,再轉軍官方為正途。”

難得李子堅囉嗦一回,傅振羽倒也聽明白了,她聽完後,隻問了一句:“正途不應該是努力提高軍籍的待遇,尤其是底層士兵的待遇,讓天下百姓以入軍為榮,以入軍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