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七公子的計謀.(1 / 2)

信是郭儉寫的。

大致意思是,有位江湖人士建議,想辦法讓駐紮在應府的完顏滾回到中都府。金國出兵時,由金皇帝領兵南下。我方在淮水一線阻擋他三日,然後死守長江。

精銳軍入海向北從海州府登岸,直往汴梁。

完顏滾在中都府稱帝。

派使者出使大理,許以錢帛,借兵五萬,駐守吐蕃邊界,吐蕃邊界駐軍撤回用以抵擋金軍。

派使者出使蒙古和夏國,遊他們,讓他們同時進攻中都府的完顏滾。

派刺客殺掉金皇帝。金皇帝死後,南下的軍隊群龍無首,再由暗線遊主要將領,返回北方救援已經稱帝的完顏滾。我方讓道給他們,讓金軍和蒙古與夏國打。等三方各有損傷,再支持金國。

信的末尾,從長遠來看,金國不足懼,兵強馬壯的蒙古才是最可怕的,若是置之不理會將會下一個金國。要借此機會削弱蒙古的勢力。所以金國不能滅,完顏滾不能死,將來還要用他去牽扯蒙古。

江湖人士稱,他會著人製住從海州府到汴梁這條道上的城門值守,精銳軍登岸後,可以暢通無阻直往汴梁。會在汴梁城被占的消息傳到金皇帝的那一,殺到金皇帝。

皇帝把信看了三遍後,對書房裏的其他人揮了個手。他從龍椅上站起身,走到正在低頭疾書的於允文案前,把信遞給了他:“最難的一個地方,有人自薦去做。”

於允文快速的掃視而過,激動地問:“此人是誰?”

他的計謀並未公開,雖然在一步一步的安排,但目前為止,除了皇帝和兩位皇子之外,隻有兵部尚書周洪他們五個人全盤知曉。

皇帝沒答他的話,而是沉默了一會兒,冷不丁的問:“大皇子妃被誰擄去了?”

於允文:“臣不知。”

皇帝又問:“在指定某一日,殺掉那個狗皇帝需要什麼條件?”

這個問題,於允文思考過很多次,他脫口而出:“最關鍵的條件是需要一個他信任的人,而且武功高強,又要隨軍在他身邊。”頓了一下又:“金皇帝有武功。”

皇帝歎了口氣,話裏有幾分的傷感:“去哪兒找這樣的人呢?我安排的是一個武功高強的人,在暗線的掩護下,接近狗皇帝,拚上自身的性命去刺殺。後手是找個美人兒尋機讓狗皇帝看上,給他的飯食裏下藥。可特別的美人不好找,普通美人入不了眼,所以至今尚未找到合適的。”

於允文聽的心驚膽顫,該不會是想打大皇子妃的主意吧?史書上記載的皇室,是本本的血淚史,沒有父子情,沒有兄弟情,更何況是個妃子。

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他還以為當今的皇帝與眾不同呢,也不過如此。怎一個心涼形容。急忙:“臣不讚同使用美人計,這是下下策,會被後人所不齒。”

皇帝瞄了他一眼,“我還以為你的關注點,會在郭大人所指的江湖人士是誰這上麵。你不好奇怪誰會有這樣的思想?誰會對我們和周邊國家這麼了解?誰有能力殺了狗皇帝?”

沒等於允文答話,皇帝又轉了話題,“大皇子有消息嗎?”

“還是昨日的消息,蒙古國已經談妥,正準備回來。按時間推算,現在應該在回來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