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安坐火雲洞的三皇之一,地皇神農,便是往昔之紅雲。
至於那條與鴻蒙紫氣相同作用的洪荒本源玄光。
想一想,如今三皇五帝,可與聖人比肩的地位,便該清楚一二。
道有三數,具體顯化便是天地人。
天道有聖人,地道亦有聖人。
人道自無道理沒有。
三皇五帝,便該是人道聖人。
天道至高,尚有局限,聖人極九。
人道縱是多變化,也難及天道。
若無那一道洪荒玄光,火雲洞內,估計僅有三皇。
話題一不留神,有些扯遠了。
以女媧之脾性,了然此事,怎會一點兒反應都沒有。
“親身上須彌,發泄打砸一番。”
“與將整個西方拖入劫數中,哪個更為解氣?”
準提瞬時不說話了。
更為憋屈的,有火居然發不出來。
女媧不說,這事兒便是猜測之間的你知我知。
要是發火,尋釁女媧,無疑是把事兒給挑明了。
這事兒要是挑明,吃虧的依舊是西方教。
一千個理由也好,一萬個理由也罷。
暗搓搓施展陰謀算計,總歸不是光彩的事兒。
心知肚明是一回事兒。
徹底暴露在陽光下,又是另外一回事兒。
“哼!”
“女媧莫要得意。”
“此劫爭起,她之門下,亦是需要經曆。”
一聲哼言,準提眸中已然是閃過千萬般的算計。
接引無言,於他而言,隻要不是親身與女媧動手,波及西方根基,便算不得什麼大事兒。
“方才言說,此劫或許可成為西方發展的一個重要契機。”
“其根本原因在於,為兄默然推測,有符合修吾西方**的有緣之世,存於東方大教。”
“故而言說,還需師弟,多有辛勞。”
西方須彌山一番籌謀。
核心自是借著劫數,挑起闡截之爭,全麵大戰。
東方亂,自是西方取利時刻。
相對於可能得到的收獲,那些已然填寫於封神榜的西方修士。
倒是也不必過多計較。
西方多思量,而在太清道場內,三清相會,默然無聲。
還是太清率先打破沉默。
“當初為兄離昆侖,立道場於首陽山之意,想必二位弟弟能夠體會。”
“好在二位弟弟所為,不算辜負為兄期望。”
“三清分家,也總比內亂起,要好太多。”
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對視,有些不知該說什麼。
為了他們兩個,大兄於默然無聲中,做了太多。
“行的拖延手段,終究還是要麵對。”
“神通,終是難敵天數啊!”
太清一聲長歎。
太清都是如此,做為直接的幹係人。
原始與通天,更是不知該說些什麼。
“不過就以先前紫霄宮之表現,為兄內心還是頗為安慰的。”
“最起碼,沒有令外人瞧了笑話。”
通天教主不知是何反應,反正元始天尊眼角微微抽搐。
本來有所想,令通天門下,盡數將封神榜充斥,完成劫數,免得多生禍端。
想了想,還是沒有開口。
一來是多少有些不太好意思。
再有就是把控不住長輩,以及大兄的想法。
如今聞聽太清之言,心中更多慶幸。
至於門下弟子的劫數,那就隻能另外想辦法了。
反正叔父所屬之意,也在人族。
無非多了些謀算,多了些麻煩而已。
隻要最終結果不變,其他的,料想也是無礙。
“大兄,吾歸教內,將再查諸弟子。”
“有緣求仙道者,萬不可多動。”
“無緣仙道者,修持神道,也是一條出路。”
若是封神榜,僅是一個束縛眾仙,受天庭奴役的存在。
以通天之脾氣,縱是拚著大教消散,也絕不會妥協。
了解實際內情,倒是多了緩和。
能給那些無緣成仙道的門徒弟子一條退路,自是好事兒。
那聞仲,可言是個典型的例子。
實在是可惜,怎得就不存成仙道的緣分呢。
太清眸中更顯溫和。
通天雖說脾氣倔強,對於大局,還是多有顧及的。
元始天尊也是態度更顯溫和,不留神,卻是犯了老毛病。
“三弟,那聞仲雖無緣仙道,卻是忠義在心。”
“以此心性,執掌天庭雷部,再合適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