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本是超脫聖潔身,何必多惹紅塵是非。”
三山關孔宣,阻擋西周攻伐之路。
做為闡教助力支撐的十二金仙,不見蹤跡。
除了西方教外,偌大闡教能出手者,也就是燃燈與南極仙翁。
燃燈雖在闡教門下,卻非弟子。
居副教主之位,與元始天尊一般。
闡教門下,還需恭然稱呼燃燈一聲老師。
燃燈無心,南極仙翁自是無法支使。
要破除三山關,靠闡教,已然不存多少希望。
這般情況,尋求外援自是唯一的最佳選擇。
以立場而言,如今之闡教與西方教,可言盟友。
對於這位盟友,南極仙翁卻是難談信任。
主要是西方教吃相實在是太難看,恨不得借此機會,將東方給挖斷根。
思來想去,唯有求助人教。
不管怎麼說,也是玄門同道。
對闡教求援,玄都早有準備,自是應承。
攜帶太極圖,下了首陽山。
兩軍陣前,與孔宣相見。
“難怪好些時日不見動靜兒,原來是去首陽山尋你了。”
“至於這紅塵是非,從一開始,就已經沾染了。”
“既有當初之因,便有如今之果。”
“吾孔宣有何懼之!”
瞧了一眼,自是認識玄都。
“道友豪情,玄都佩服。”
“既下了山,入了世俗,自要領教道友神通。”
玄都稽首,此言之意,是要讓孔宣放手而為。
入人教太清門下,經多修行,磨煉。
聖人自知不是對手,準聖層次,亦是強者。
能讓玄都生出動手之念的,也就是五莊觀門下黃龍,外加現如今所見之孔宣。
棋逢對手,最是難得。
再是淡然無為,也不禁心生幾絲爭念。
“放心,孔宣就是再拖大,也不敢在你這玄門三代首徒麵前托大。”
孔宣無疑是傲氣的,準聖的修為,再加上一手五色神光。
能入孔宣眼中的,除了少有數幾位聖人存在,也就是人教門下玄都,截教門下多寶。
不見孔雀真身,背後五彩光輝綻放,五根翎羽,似劍一般顯露鋒芒。
感受到孔宣出手的威風與霸氣,玄都微微凜然。
難怪南極仙翁不是對手,恐怕就是十二金仙,也不是對手。
論修為,著實可言聖人之下最強。
掌中陰陽光輝,生死之意運轉。
陰陽如意,生死運轉,化巨大磨盤,揉練五行。
兩兩相爭,鋒芒對立,威顯半邊天。
“人教門下,果然不俗。”
一眾闡教三代門徒,與西方教門徒,靜默觀瞧戰場。
除了對實力本身的崇敬外,亦有不服輸之躍躍欲試。
西方教門下弟子,則是心內由衷感歎。
相較於東方之富庶,大教之渾厚,西方著實貧瘠。
此劫,著實是西方崛起之難得機遇。
見得實際利益,見得實際差距。
西方教自接引,準提以下,盡皆發揮天高三尺之屬性。
以如今之洪荒背景,便是凡俗習武之身,打個幾百回合,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準聖動念,幾經征伐,轉眼便是三晝夜。
五行消散,陰陽悄然退。
“道友之能,玄都欽佩。”
抱拳一禮,不論勝負輸贏,玄都轉身回歸八景宮。
凝眸瞧著陰陽消退,孔宣吐出一口悠長氣。
人教門下,果然不俗。
好在劫數之中,雖起爭鋒念,終究有所分寸。
真要下狠手,見輸贏,論生死。
孔宣知曉,自己並非玄都對手。
同樣是準聖境界,亦有無量天地。
能得如此體悟,此劫便不算虧負。
“還是請聖人出手吧!”
不見輸贏,孔宣依舊攔路。
連玄都出手,都不見結果。
他們還是莫要出醜了。
針對如此情況,有西方教弟子提議。
孔宣再強,也不至於強過聖人吧。
南極仙翁,薑子牙,闡教門下一眾三代弟子,默然瞧著西方教眾門徒。
這般以大欺小,不要麵皮之事,也就西方教能幹得出來,基礎操作。
無量光輝,天地異象,聖人出行之異象。
西方聖人當真不講究,親身下場,對付孔宣。
“能勞動聖人大駕,倒真是顯幾分榮耀。”
麵對聖人,淡然處之。
言語間,更顯譏諷。
聖人之間,也是存在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