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由趙雪帶領大家學唱《青年誌願者之歌》,大家都是文化人,學歌自然很快。不久,優美動聽的歌聲在列車上激情傳唱:“我們是無聲、無聲的春雨,我們是和煦、和煦的春風……讓愛心在陽光下出動,我們的付出不需要回報,充實的人生就在你我手中,哪裏需要幫助哪裏就有我們,誌願者的肩膀架起愛心長虹。……愛心出動、愛心出動、讓愛心點燃火炬溫暖春夏秋冬。”
歌聲感染了同行的旅客。他們看著這一群年青人,激動得閃著淚光。一位五十左右學者模樣的男乘客站起來對大家說:“我們需要的就是這樣一批年青人。從他們的身上,我又感受到了當年上山下鄉的豪情壯誌。他們正走在追求夢想的路上。我曾經在西部山區呆了二十年,那裏需要這些年青的學子前去開墾夢想。國家早就提出了西部大開發,但離真正的開發還有諸多的時日。來,讓我們一起為他們鼓掌!”在他的帶動下,車廂裏的所有人都鼓起掌來。幾位女教師都是眼含熱淚,偷偷扭過身擦拭起來。
一路上,海濤幾次看到雨露在看《新約全書》,心下暗道,難道人類真的需要宗教才能維持信仰和寄托終生嗎?然而他是無神論者,他不信奉任何宗教,一直認為正義才是改變這個世界的終極力量。他始終堅持這種信仰,並且牢記著楊老師的教誨:“良心、正義和誠信這三樣東西,隻在民間才會有。”也許苦難才剛開始,真正的暴風驟雨還在遠方等待著他,但他不是一個懦夫,他必須這樣勇敢地追求下去。
兩天後的上午,列車到達西部某省一個偏僻的縣城,當地教育部門指派汽車送大家到達所分派的學校。海濤和雨露及其他四人一同坐上一輛昌河車,行駛在崎嶇的山路上。汽車左拐右拐,幾人都被繞迷了。雨露開玩笑道:“哎呀,這麼深的山,以後想跑都跑不掉的!”海濤嚇她道:“別說想跑,就是你想進趟城怕都難了!你帶來的衣服如果不夠穿,那就麻煩了!”雨露拍拍身邊的大皮箱道:“別擔心,衣服多著呢,我把平時最喜歡的衣服都帶來了!”
當天黃昏,汽車到達一所小學。新建的三排平房,一處小小的院落,座落在群山之中。紅磚灰瓦,襯托著藍天白雲,空氣清新得像洗過一樣。兩人剛一下車便彼此看了一眼,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時,一位中年男子來到校門口迎接他們,兩人上前與他握手。餘萬方從旁介紹道:“周校長,這兩位就是誌願者。你安排好他們的生活,我還要送另外兩位到窪河子小學!”周校長自我介紹道:“我叫周軍,浙江人,來青梁子四年了,送走了三批誌願者。現在你們來了,我總算又有伴兒啦!”海濤和雨露也忙自我介紹,便取下行李,別過餘萬方等人,跟隨周校長走進了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