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李玉成劈荊斬棘入醉局陳海濤辭金蹈海續夢緣(4)(1 / 2)

4

這是一所寄宿製學校,學校設有教室、宿舍和食堂等教學設施。周校長介紹說,這裏常有野豬出沒,最好不要單獨外出。雨露一聽,麵色發白,神情不安。周校長讓她不要擔心,安排她住在他與海濤中間的房屋內。她方有安全感。海濤卻問道:“既然是寄宿製,我們三人能行嗎?”周校長笑道:“何止三人?還有三位同誌,一人做飯,一人配送物品,還有一人和我們共同上課。”雨露問到學生數目和工資待遇,他說:“學生嗎,估計有百十個吧!待遇不多,一個月五六百吧!”

海濤安慰雨露道:“管,咱們與大學生誌願者不同,他們有國家照顧。我們是在職教師,不求待遇,隻求奉獻。”雨露連忙笑道:“我不是說這,我考慮的是主辦方哪來的錢發工資?”周校長答道:“這不是咱們操心的事兒。我們隻要遵守主辦方的管理規定,不能向當地人和家長借錢,避免爭議。”雨露坦然地說:“借錢是不會的,我把積蓄都帶來了,隻怕沒處取款!”周校長又笑道:“這不必擔心,周末可以進縣城遊逛的,取款也方便!”

當晚,周校長做了頓簡樸的晚餐,香菇沌山雞,炒野兔,還有清蒸野魚。他取出用方便袋層層包裹的兩盒香煙,拆開遞給海濤一根。兩人像模像樣地抽著。雨露望著兩人抽煙的笨拙模樣,便啟齒笑道:“別人抽煙是藝術,是氣質,你們抽煙太假,姿勢就不嫻熟!”周校長笑而不答,取出一瓶京口二鍋頭,與海濤對端起來。喝了些酒,周校長才緩緩地說:“這裏雖窮,但人情濃厚。學生家長常來探望,捎來許多山裏貨。按要求我們不能接受,但麵對他們的盛情,我們象征性地接納一些,足夠我們周末打牙祭的了。”他沒敘到他的誌願者之路,隻是說道:“一年後,最多三年,你們倆是要離開這兒的。我嗎,怕是要在這兒守一輩子了!”海濤想問他為什麼,又覺唐突,與雨露交換了眼色,沒再追問。

當晚海濤醉綿綿地躺下。雖是八月之夜,但清涼的山氣讓他蓋著被子還覺涼爽。一覺醒來,抬眼看窗外清亮亮的月光,他就再睡不著了。夜很靜,鳥兒的驚鳴伴著野獸的吼叫隨著泉水聲一同傳來,讓人膽怯而又驚喜。他欣然想到,這裏果然是能夠枕流漱石的好所在。他想起鳳荷,想起她那雙在他臉上亂抓溫熱的小手,想起在陳家莊夜晚的孤寂與落寞……他忽然又想起雨露,卻聽到隔壁周校長的咳嗽聲,才稍稍心安。

第二天,周校長帶兩人到三十裏外的中心校拉運教學用具和書本。兩人順便進城。雨露買了一大堆生活用品。海濤買了兩套衣服和幾本書,還有一個大筆記本。雨露問他:“教學用的本子學校要發的,你買那作啥?”海濤神秘地回答:“記賬呀!咱不能花錢沒個捆,像今天這樣花錢,以後月月都要冒呢?”她莞爾笑道:“盡說瞎話,像今天這樣花能有幾回?”其實他是想把這裏的生活記下來。人生有兩種財富,除了金錢,便是閱曆。既然他不能擁有更多的金錢,那就應該擁有更多的閱曆。

兩天後,學生陸續到校。又來了三位同誌,兩男一女。六人開始緊張的工作。當天下午開始上課。一共六個年級,九十七名學生。海濤擔任五年級全部學科,並承擔四年級的語文課。雨露教三年級,再兼任四年級數學。晚餐後他們與周校長督促學生休息後方回屋休息。海濤打開筆記本寫道:“這裏是青梁子小學。清新的山,清新的水,清新的校園,清新的話語……一切都是那樣令人向往和懷念。我尋求的就是這兒,就是這一方潔淨的大地、這一片安然的山林和這一群渴求知識的孩子。盡管我會一生貧困,但我活得充實。我隻是蒼穹中的一顆流星。過去的,不必計較;眼前的,尚需珍愛;未來的,我將全力奮鬥!我要向著這方大地、這片山林和這群孩子尋找墜落的土壤。如果我能做到,我將如願以償,我將問心無愧,我將毫無怨言。這才是我要的最樸實的地方,是我摯愛的他鄉。”

此後生活規律有序。教書育人,讀書寫作,成為海濤與雨露全部的生活寫照。這年春節,兩人和周校長一同在這裏度過。當地村民送來不少土特產。他們熱淚盈眶,幸福如同山頂的鬆柏籠罩著他們,給他們最由衷的感動和幸福。

此間水鋒反複運作,與周童、海玲共同合作,在李玉成通力組織下,三人共同開辦農業專業合作社,承包土地兩千餘畝,種植反季節蔬菜,當年便見成效。李玉成受到縣委縣政府的嘉獎。他們決定第二年再擴展兩千畝。二零一一年五一前,周童與水鋒一同開車,帶上金蘋和周龍,連同海玲與鳳荷,趕赴青梁子小學,送來善款十五萬元。周校長熱情地招待大家。周童喝得大醉,對海濤說:“做教師多得勁呀!能在這青山秀水中生活,那才真叫享受!”金蘋逗他道:“我看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哼,你要當教師,學生都被你教壞!”水鋒隻顧喝酒,不多言語。雨露看著金蘋笑道:“都老大不小的人了!咋還像小孩似的,我可不當你的箭把子!”周校長聽不明白,看著海濤。海濤點頭道:“俺們都是患難朋友,開玩笑,開玩笑!誰都不能當真的!”海玲與鳳荷便捂著嘴笑,雨露與金蘋也都閃臉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