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朝會(2 / 2)

就這樣吧,司馬炎長舒口氣,又眯起眼睛,作昏睡狀。龍椅有些硌得慌,比高床軟枕可差得太多。

這時,劉毅又開口了:“仰陛下賢德,國內升平日久,有些官吏卻不思進取,漸行不法之事,或貪墨國帑,或染指國家選材,有些州府甚至賣官鬻爵成風,長此以往,大廈將傾矣!臣聽聞,近日石崇和王愷爭相鬥富,竟做出五十裏的紫障屏風,引得大半個洛陽百姓圍觀。臣提議,立即將二人正法!”劉毅越越激憤,唾沫四濺,恨不得立刻殺了二人。

大殿裏頓時一陣騷動,群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這麼新鮮的事,也就深宮內苑的皇帝不知,宮門外早就傳的沸沸揚揚,不止如此,石崇和王愷兩人的趣事兒多著呢。

“哦?有這稀罕事兒?”司馬炎來了興趣,他早就聽二人有錢,但沒想到竟如此奢侈。法辦是萬萬不能的,石崇乃開國功臣石苞之子,王愷更是子舅父,不就是富點嘛,你劉毅家徒四壁,一年開不了幾次葷,還不許別人發達麼。司馬炎心裏這麼想,但嘴上免不了誇讚一番。

“朕知道了,著有司即刻調查此事,一旦屬實,立刻查辦。劉愛卿大公無私,不畏權勢,真乃國之棟梁!”司馬炎暗下決心,趕明兒有空,一定要去二人府邸開開眼界,他倒要看看,他們的銅子兒,能比皇室還多嗎?

劉毅悻悻退下,聽皇帝這語氣,完全不當回事兒,就仿佛他剛才講了個笑話似的。不知從何時起,他的這位主子,再也聽不得一句諫言;倒是楊駿荀勖之流大行其道,極盡諂媚之能事。世道變了。

果然,楊駿閃出朝班,用他一貫慢悠悠的腔調奏事,“臣見陛下麵容發白,想是近日受案牘之累,臣聽聞有兩條青龍現於南郊,盤桓良久,此乃盛世之象,預示我大晉風調雨順,國泰安康。臣願往南郊,替陛下祈福月旬。”

一股子暖流湧上司馬炎心頭,還是自家人好,知冷知熱的。心意領了,祈福也行,但月旬難免有點長,他已經習慣了國丈爺的噓寒問暖。

“國丈赤膽忠心,時時掛念朕的身子,你既有心,祈福倒不必,以後的奏章,就由你協助鳳凰池處理,大事報朕商議即可,望卿能為朕分擔些許。”

鳳凰池就是中書省,設在內宮禁苑,平時負責奏章的傳達和起草,乃機要中的機要,以往都是由鳳凰池整理各地奏章,再上報皇帝閱覽批紅。司馬炎如此,乃是由楊駿和荀勖代他行使皇帝職權,好不威風。

這下朝臣徹底炸開了鍋,荀勖一直領中書監,雖然平日裏沒少幹欺上瞞下的事,倒也無可厚非,而楊駿是什麼貨色,誰心裏還沒點數,由著他瞎折騰,大晉帝國的不得翻個個兒?

衛瓘和劉毅大呼不可,按照劉校尉的性子,非得把武帝罵成紂桀不可。可惜司馬炎再沒給他話的機會,大手一揮,散朝!

稀裏糊塗的朝會,稀裏糊塗的一,晉帝國已經稀裏糊塗地度過四千多個日日夜夜了。太陽照常西邊兒升,東邊兒落,也沒見洛陽城頭少了哪塊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