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盛樂(1 / 2)

司馬攸看到了大晉浮華下的沉珂,但是他卻無力改變。死人長眠於地,活人紙醉金迷。隨著衛罐致仕,荀勖改任尚書令,楊氏三兄弟幾乎權傾朝野,時稱“三楊”。邊境部族紛紛內遷,反而水到渠成地成了楊駿的政績,帝國邊境地廣人稀,不愁沒地方安置,隨便找片地兒,給酋長們封個漢人的官兒,以楊駿的想法,這就夠了。

這日,他收到涼州捷報,武威太守馬隆斬殺樹機能,受降十餘萬。他興衝衝地跑去內宮報喜,經過一番添油加醋,倒成了,陛下慧眼識珠,授馬隆以大任,臣夙夜憂慮,糧草馬匹不知撥了多少,這才有了涼州平安,於是,君臣二人皆大歡喜。

有人不歡喜。

譬如拓跋悉鹿。他一日數信,不斷向洛陽告急,希望朝廷發兵救拓跋氏於倒懸。這些不是勝績的軍報,被楊駿統統壓下。拓跋悉鹿眼見官軍無望,便寄希望於匈奴人,不料收到的卻是信兵的項上人頭,倒不是匈奴人所為,而是信已無法再送出城去。

鮮卑共分八部,分別是拓跋氏,紇骨氏,普氏,奚斤氏,拔拔氏,丘敦氏,伊婁氏,侯亥氏,八部酋長中,隻有紇骨氏是支持拓跋悉鹿的,其他部族要麼與奚斤氏沆瀣一氣,要麼趁火打劫。紇骨氏勢單力薄,部眾尚不滿萬,根本無法解圍。

奚斤部趁著人多,攻勢一日比一日淩厲。若非拓跋綽屢次出擊,盛樂城早就易了手,城破成了遲早的事。

這晚,拓跋悉鹿如往日那樣踏上城樓,看著底下點點火把,眉頭緊蹙。

突然,一支火箭劃破黑夜,帶著淒厲的呼嘯聲,在敵營中炸開了花。一座營帳頃刻起火,眨眼變成一個大火球,眾人夢中驚醒,慌忙去救。拓跋悉鹿認出,此乃奚斤氏中軍大帳。緊接著,成百上千支火箭從而降,如星隕般在空中劃出一道道流光。

敵營頓時大亂,淒厲的叫喊聲此起彼伏,人們再也顧不得救火,紛紛自相逃命。正在拓跋悉鹿震驚的空當兒,一支利箭穿透信幟,將胳膊粗的旗杆攔腰射斷,直直插在城磚上,激起一股煙塵。箭鏑呈彎月形,重約二兩,箭身綁著一圈白布,用金絲牢牢箍住。

拓跋悉鹿趕緊解開,隻見兩個大字,出城。

他踉踉蹌蹌下樓,向城內大聲吼道,“出城迎敵!”

城外火箭雨一波猛似一波,敵軍營地到處起火。城門大開,拓跋綽跨一匹汗血馬,手持彎刀身先士卒,以疾風之勢衝入敵陣。

奚斤氏被殺得潰不成軍,奚斤本人則於亂軍中逃出。

清理完戰場,拓跋綽遠遠看到似有一麵牆湧來,他立即吩咐眾人回城,緊閉城門,將無數支箭一齊對準。

待“牆”漸漸靠近,他才發現,哪裏是什麼牆,分明是一支鮮卑打扮的漢人軍隊,士兵們身負逾五尺長的牛角弓,箭袋裏的箭杆比尋常箭杆粗了約一倍,箭簇更是五花八門,菱箭、馬箭、墩箭應有盡有,但大多數是製作精良的三角重箭。昨夜射斷旗杆那支,便是改造過的號箭。

士兵們推著一種奇怪的車,正麵木板刻著猙獰狼頭,側麵則是三排柵欄。

直覺告訴拓跋綽,這不是敵人。他擺手讓士兵鬆弓,大聲喊道,

“城下可是何人?”

“朝廷援軍!”

城門大開。

五百人的“大軍”緩緩入城,走在最前的,正是張軌。

對於這支挽救盛樂於危難的王師,鮮卑人簞食壺漿,熱情相迎。城內盛傳,此乃老開眼,派遣兵將來救他們。

曹曦衝張軌擠眉弄眼,“張大將軍,你成蓬元帥了,恭喜恭喜。”曹曦身著鎧甲,為的是不引人注目,免得引來麻煩。

張軌瞪她一眼,“你是蜘蛛精。”

“我是嫦娥仙子。”

“這下朝廷肯定會知道,事情鬧大了,看你如何收場。”張軌心中忐忑,他是朝廷命官,可朝廷並沒有讓他出兵盛樂,還當他在武威養傷。他滿懷心事,被人流推著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