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亂起(2 / 2)

見汝南王出來,這人捂著手腕,撲通跪倒在地,向司馬亮哭訴,“將軍,楚王來訪,有要事相告。將軍有過嚴令,人不敢放行,想要先行通報,不料剛轉身,楚王便殺將進來,兵士們恐傷了他,隻得便擋邊退。”

借著月光,司馬亮認清來人麵貌,正是侄孫司馬瑋,於是厲聲嗬止。

司馬瑋見主人出來,慌忙拜倒,“孫兒夜闖王府,實乃有急事相告,侍衛們不長眼,竟橫加阻攔,適才唐突,請叔祖見諒。”

一旁的司馬羕扶他起來,讓他屋內話。

司馬瑋環視眾人,見都是汝南王心腹,便不再猶豫,朗聲道,

“楊駿已詔令何勖等人率軍折返,目的便是夷平汝南王府,此時恐怕近在咫尺,請叔祖早做決斷!”

這話宛如巨石入池,在一丈見方的鬥室激起滔巨浪。又如滾燙油鍋中落入滴水,瞬間炸開。

司馬亮問道,“如此機密,你從何得知?”

“皇後嫉惡如仇,見不得楊駿胡作非為,特向我傳信,讓我速報與你。我府中尚有精兵三百,可助叔父一臂之力!”提到賈南風時,司馬瑋癟癟嘴角,眼中閃過一絲窘迫。

事情再明顯不過,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眾人勸司馬亮即刻動兵,殺往太尉府。

司馬亮緘默許久,終於長歎氣道,

“傳我軍令,大軍即刻起身,在城南紮寨,明日啟程前往許昌。”

司馬瑋又急又氣,跺著腳高呼,“汝身為高祖之子,在大廈將傾時卻想要明哲保身,置社稷於不顧!糊塗至極,糊塗至極!”

司馬亮竟被孫兒輩破口大罵,不禁心頭火起,“豎子休要多言!”

司馬瑋年少氣盛,唰地抽出長劍,作勢欲撲。司馬羕挺身上前,按住侄兒手臂,讓他速速離開。

一番好意,就這樣打了水漂,甚至連個水花都沒激起,司馬瑋惱怒非常。他輩分低,資曆淺,自然不敢公然對抗楊駿。即便他舉事成功,城外諸王也不會放過他,到頭來,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

司馬瑋胡思亂想著,不覺走到闔閭門,隻見一個黃門顛著碎步,匆匆向他走來。黃門附耳低語,皇後有請。

洛陽城南,火把星星點點。五千多兵士分為前中後三軍,擺出隨時接敵的陣仗。

司馬亮在闔閭門外痛哭流涕,將士跟著一齊落淚,哭聲震。

哭聲驚醒了睡夢中的人們,順著銅駝街一路傳到太尉府。一齊到的,還有一封簡牘,上書:

先帝殯,臣亮心中悲慟,走路尚需攙扶,實在無法治喪,請陛下另擇德高望重之人。臣聞豫州有亂民趁機起事,決定即刻出鎮豫州,請陛下以先王後事為重,萬勿掛念。

司馬亮本是上書皇帝的,楊駿早先密令中書省,一應表書須先經他審閱。於是,這封竹簡在宮城饒了好大一圈,才到得太尉府。

楊駿疑心大起,他不相信司馬亮會就此輕易作罷。楊濟、楊洮亦麵露疑色。三人一合計,決定派人出城,先探探虛實。

領命的是一個名叫王堅的年輕校尉,他原東宮當差,後被調至宮掖,先帝駕崩後才到太尉府,因長相俊美,辦事得體,深得楊駿器重。

校尉一路跑。他不敢出城,隻立於城頭,遠遠望見三軍分明,騎兵往來奔馳,一副大敵當至的景象。

於是,他火速回報楊駿,汝南王即將攻城。

楊駿被嚇得魂不附體,立刻派人給張劭送信兒,命他迅疾回援。

楊洮倒是非常沉著,對楊駿道,“此事疑點重重,不可魯莽。區區五千人,如何破得守備堅固的洛陽城?再,司馬亮若真要動手,府中親衛足矣,何必如此大張旗鼓?他此舉師出無名,等同謀反,難道不怕諸王群起攻之嗎?簡直是自尋短見,兄長還是再探為好。”

楊駿早被嚇破了膽,哪裏還聽得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