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力仕十朝不倒的秘笈就一字(2 / 2)

馮道很懂世情。他對當時的世道民情識得很通透,那就是無論誰當皇帝,基本都是一路貨色。民間由於連年戰亂,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對誰當皇帝並不在意,關心的是能過幾天安穩日子就行。而做到宰相位子的馮道看清這一點,上任後提好建議、務實作為,盡量避免戰爭與掠奪,老百姓也能安心從事生產了,這樣他在上下的口碑都很好,要知道皇帝也不傻。

馮道很懂人性。特別是,他很善於察言觀色,懂得皇帝“老大”的秉性,並且拿捏應對得很準確、很靈活、很及時,並非“癡頑老子”,“渾無事”。一次,後晉主石敬瑭曾以兵事問馮道,馮道說:“陛下曆試諸艱,創成大業,神武睿略,為天知,討伐不廷,須從獨斷。臣本自書生,為陛下在中書,守曆代成規,不敢一毫之失也”,這話說得石敬瑭十分高興。曆代帝王都把掌控軍隊當做自己坐穩皇位的第一要務,十分懼怕他人插手軍隊事務,馮道豈能不知這個理?所以,當皇帝問他軍務時,他的這番話很圓滑地表達了自己無意涉及軍務的態度,向皇帝表白了自己的忠心。馮道一直積極謀事,隻是做的並非熱點,因而被掩蓋了。契丹滅晉,遼太宗耶律德光進入開封,馮道應召到達,被任官太傅。有一次,耶律德光問他:“天下百姓如何救得?”馮道說:“佛出世也救不了,隻有皇帝你能救得。”這句話,讓耶律德光打消了“盡屠漢人”的想法。

馮道很懂做人。一方麵,他既不拉幫結派,也不參與別人的派係鬥爭。皇帝給官就當,皇帝不高興了,讓他幹什麼就幹什麼,關鍵時刻,髒活兒累活兒麵前也不含糊。馮道端著宰相這個碗,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他看的很透。用到當今社會,不搞階級鬥爭,關鍵時刻又能替老板分憂,而且能從單位大局著想,將個人榮辱看的很淡,這樣的人老板能不用嗎?另一方麵,他很清醒地意識到麵子不重要,沒有知識分子的傲氣,能放下架子積極做事,很會說話。較少與別人發生對抗。在五代那個窮凶極欲的亂世,最了不起的政治家就是知道如何保全自己,讓自己能活下去。而馮道對自己欲望的節製、收縮的性格及穩重的行事作風讓自己成為幸運兒,一直活到七十多歲,得到善終。

撇開所謂政治道德和政治氣節,單從亂世中的生存智慧和學識淵博來說,我覺得馮道是令人稱道和敬佩的。他的這種外圓內方、機智靈活、左右逢源、八麵玲瓏的生存哲學,也是值得我們後人學習和借鑒的。

要知道,在一個戰火紛飛、命在旦夕、人人自危的年代,首先得考慮的是生存活命的問題。其它的,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