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伏擊(2 / 2)

我讚歎道:“好主意!隻是此去臨邛,可有什麼適合埋伏的地方嗎?”

柳隱走到地圖前,指著一處地方:“往前五十裏有一處名叫飛龍溝,乃是臨邛到成都的必經之路,算不上什麼險。但是若安排妥當,居高臨下,也足以給叛軍痛擊!”

柳隱的計策,不隻是我,陳曶、霍弋等人也都是十分讚同,於是我就讓他們出一個詳細的方案給我。半個時辰後,決定由柳隱帶五百人做前鋒誘敵,這也是柳隱自己要求的,因為伏擊的計策就是他提出來的,而我則帶領剩下的人在飛龍溝埋伏。

飛龍溝這個地方,如柳隱所,確實不算險要,中間山穀寬足有十餘丈,兩側懸崖高不足二十丈,且算不上陡峭,但事實上在缺山少嶺的成都平原也沒有比這裏更適合伏擊的地方了。飛龍溝,我很喜歡這個名字,它是不是象征著我能在這裏一戰成名,終成飛龍在之勢呢?

等待的時間是最煎熬的,在柳隱誘敵未回的時候,我帶人一遍一遍地檢查,絆索、滾木、石塊準備的是否充足關係到最終成敗。再三確認無誤,我回到山崖吃過午飯後,找了塊石頭躺了下來,可能是這幾壓力太大,我躺著躺著竟然睡著了。

“殿下,殿下!”不知道過了多久,趙統把我叫了起來。

我迷迷糊糊的問道:“怎麼了?”

趙統聲:“來了。”

我抖了個機靈,急忙拍拍臉讓自己清醒,來到崖邊,遠遠地就聽到有喊殺聲越來越近,過了一會,就看到柳隱帶著一群“敗兵”逃了過來,看樣子不過百十人——卻是柳隱提前交待的,佯敗的時候四散奔逃,最後都是要回來這裏。

等柳隱他們過去了,我們剛把絆索都拉上,追兵已經進過來了,看樣子不過一千來人,應該是叛軍的先鋒,這是我們預料之中的。隻是這裏麵大部分人身著獸皮,髡發或散發,手中武器也是五花八門,連狼牙棒、蒺藜骨朵都有。我沒想到,黃元竟然會讓異族做先鋒!

這些蠻族好勇鬥狠,是生的戰士,衝鋒速度極快,“砰”的一聲,最前麵的人已經觸發了絆索,頓時摔倒在地,後麵的人收不住,一時間很多人被絆倒。看準時機,我大喊一聲:“放!”

無數的滾木、石塊沿山滑落,漫箭雨傾瀉而出,遮住了午後的日頭。山穀中頓時鮮血四濺,肢體橫飛,慘叫聲此起彼伏。異族的士兵雖然悍勇,但是他們沒有甲胄和盾牌護身,麵對漢軍的弓弩部隊就像是紙糊的一樣毫無辦法,更何況還有滿的石塊、巨木。不少人還沒有來得及喊出聲就被滾落而下的巨石碾得粉碎,好歹死得痛快,有的人被砸斷了胳膊、大腿甚至是半邊身子直接被砸凹陷,卻又死不了,隻能無助地呻吟、流血。至少有三四百人在這波攻擊中直接喪生,但是死亡、鮮血並沒有讓他們恐懼,反而激發出了骨子裏的獸性,幸存的蠻兵怒吼著、喧囂著,喊著我們聽不懂的口號仰頭攻上山崖。

我一箭射死一個衝的最前的蠻兵,丟掉弓,拔出腰間的寶劍大喊:“大漢威武!殺!”

兩千名漢軍異口同聲地喊著“大漢威武!殺!”紛紛舉起手中的刀槍,如同鋼鐵洪流向山下衝去。

兩支軍隊同樣的勇猛,同樣的士氣高昂,可是漢軍的兵器比蠻兵更鋒利,盔甲比蠻兵更堅韌,戰陣比蠻兵更嚴整。蠻兵成片成片地倒下,他們對漢軍造成的殺傷卻不大。但是也有例外,蠻軍陣中有個頭領模樣的人,彪悍絕倫,手中開山斧似有千鈞之力,漢軍在他麵前已經倒下了十幾個人。

我急得大吼:“王猛!去把那個人給我拿下!記得,要活的!”

王猛提著大刀應聲而去,與那個蠻兵悍將戰在一處。那蠻人雖然悍勇,但是明顯隻有蠻力,再加上久戰力衰,不過十幾回合就讓王猛一刀拍暈在地給提了回來。剩下的普通蠻兵哪裏是漢軍對手,沒過多久,剩下的人紛紛丟下兵器投降。

戰後統計,此戰殲敵過半,投降有近五百人(包括受傷被俘的),而漢軍傷亡不超過兩百,算得上是一場大勝。

打掃完戰場,全軍休整進食,張懌則是隨我一塊去了傷兵營。我進傷兵營也就是幾句激勵士氣的話鼓舞軍心,張懌要救治傷員,是實實在在的出力。他出了傷兵營又進了戰俘營給那些蠻族傷兵治傷,畢竟醫者父母心,在他眼裏,不論漢軍蠻軍都是人命。。

他回來後,看著他滿頭大汗的樣子,我跟他:“文悅,要不等回去了我在軍中找幾個人跟你學醫吧,畢竟日後跟曹魏開戰傷兵可能會比現在多得多,你家醫術可有什麼不傳之秘嗎?”

張懌聽完搖搖頭,反而很高興地:“如果有,當年家祖(張仲景)就不會著書了,能傳播醫術救死扶傷是大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