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水已經深入越嶲郡高定的地盤,我軍到達卑水後,尋找地勢平坦的地方安營紮寨,並不急於交戰。大營之內,望樓、箭塔、壕溝、陷阱、絆索之物一應俱全,環環相扣,並且分布多層崗哨。諸葛亮治軍嚴謹,這樣做雖然繁瑣,但是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大營堅不可破,即便是敵軍夜襲,不明情況之下也會損失慘重。可以,未戰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除了大營布防,諸葛亮還廣派斥候,將柳隱的五百騎兵也全都放了出去打探情報。南中雖然產馬(滇馬),但南中馬更適合運輸而非做戰馬,所以我們的精銳騎兵幾乎已經可以到高定的眼皮子底下刺探軍情,而他卻無可奈何。驚疑不定之下,高定一方麵親率大軍開赴卑水與我軍對峙,同時果然向身後的雍闓和孟獲求救了。雍闓、孟獲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高定雖然兵力雄厚但絕難獨擋漢軍主力。隻是,倉促之下難以聚集足夠的兵力,二人商議之後,決定由雍闓帶領兩千援軍先行,孟獲則帶領三千人馬稍後出發。
雍闓到達越嶲郡後,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叛軍內訌,高定部將殺死了雍闓,得到消息的孟獲軍停止了向卑水地區的增援。
原來,雍闓這個人傲慢無禮,他自以為身後有東吳人撐腰,又是漢人大族出身,對於夷王高定很是瞧不上。他到達卑水高定的軍營之後,完全不顧雙方實力差距,反客為主,不止對高定頤指氣使,對於高定手下的夷人也是動輒打罵,手下的人也是有樣學樣。雖然同為叛軍,但是雍闓身為漢人,自認為比蠻夷高一等。孟獲雖然知道雍闓是咎由自取,同時身為蠻王的他對於雍闓也很是氣憤,但兩人畢竟分數同盟。私下裏大罵雍闓是蠢豬之後,他還是斷絕了對高定的支援,盡管此時他已經進至半路。
未曾交戰,我們就先勝一陣。高定吞並了雍闓的人馬之後,明麵上看起來實力增強了,但他既喪失了外部支援,又讓自己的軍心產生了動搖——雍闓再怎麼也是來支援你的,你卻殺了人家。
得到消息,我們十分高興,諸葛亮認為機不可失,當即下令主動出擊。於是,一直避戰的漢軍迅速出兵,在高定陣前擺開陣勢。高定聽漢軍出擊,不退反進,也帶軍出營布陣與我軍對峙起來。
兩軍陣前,高定前鋒鄂煥叫戰挑釁。鄂煥身長九尺,麵貌醜惡,使一枝方戟,有萬夫不當之勇。漢軍前鋒偏將出戰,不到十個回合被鄂煥斬於馬下。鄂煥勇惡,仿佛更在王猛之上,看得我跟諸葛亮都是心中一驚。我急忙建議派柳隱出戰,卻忘了諸葛亮早把柳隱和他的五百騎兵派出去了,伺機偷襲敵軍後方或等我中軍打敗高定之後配合主力追擊逃敵。
諸葛亮卻是不慌不忙,寬慰我:“陛下莫慌,鄂煥武藝雖高,但我軍並非無人可匹敵,隻是此人勇武,若能生擒,使其為我軍所用再好不過。”
他當下叫過張苞、關興二人,下令道:“興國(張苞字),你去與鄂煥交戰,撐夠五十回合,但隻需敗不許勝。”
張苞領命出戰,諸葛亮又對關興道:“安國(關興字),生擒鄂煥的重任就在你身上了,你可知其中關鍵?”
不同於張苞空有一身勇武,關興自幼勤奮好學,聰敏過人,算得上文武雙全(史稱“少有令問”)。諸葛亮雖然對他父親(關於)驕縱矜傲頗有不滿,但對於關興卻是比別人高看一眼(《三國誌》記載“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單論武藝,他可能比張苞略遜一籌,但是腹中卻有計謀。看著諸葛亮一臉希冀,關興眼中一亮,回道:“末將明白了。”
諸葛亮笑著搖了搖羽扇,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樣子,對我道:“陛下,我們去看看興國與鄂煥鬥的怎麼樣了。”
兩軍中間,張苞與鄂煥已經你來我往三十多回合,鬥了個旗鼓相當。兩人都是巨力之人,畫戟厚重,蛇矛剛毅,連續撞擊之下火星四射。鄂煥論氣力更在張苞之上,隻是張苞家傳武藝,奧妙不凡,自帶一股剛猛氣勢,正麵對攻鄂煥,絲毫不落下風。張苞心中暗數,戰五十回合,佯裝不敵,拔馬便走,口中卻不閑著:“好個賊蠻漢,某家今日身體不適,來日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