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山雨欲來(2 / 2)

沒過多久,南中李恢、孟獲派人來成都複命,送來了三百匹戰馬,一千多匹馱馬,數千頭牛羊以及不少金銀、茶葉。孟獲還動員族人參軍,三千多名勇士跟隨到了成都,領頭的是孟優。

最讓我驚喜的是,孟優竟然還給我帶來了一批特殊的貨物以及種子,那就是棉花。孟優告訴我,這是他大哥孟節偶然從一個身毒(自先秦時期至隋唐之間中國對印度的稱呼)行腳商人手裏所得。那個人怎麼到的南中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棉花這種物資對我們而言有多重要。它可以做棉衣,還能做紗布。北方的冬十分寒冷,而我的將士們大多來自益州甚至南中,不習慣嚴寒。棉衣比麻布衣服更保暖,比皮毛成本低,紗布則可以快速包紮止血,在戰場上不知道能挽救多少受傷將士的生命。拿到棉花後,我吩咐下去立刻找人紡織、栽種,爭取在北伐前能再收一批。

秋收前,星彩給我誕下了一個兒子,算是早產,很辛苦、很艱難。楊洪病倒後,我的事情又變得多了起來,她臨盆的時候我正在城外視察莊稼。當我回宮看到她一臉慘白,幾乎脫力的樣子,既心疼又愧疚,輕輕握著她的手直到她恢複了些許體力。宮女用繈褓包住家夥送到我麵前的時候,看著這團連眼睛都還睜不開的肉球,我激動地無以複加。

我輕輕地把孩子抱到床前給星彩看,她虛弱問道:“陛下想好給孩子取什麼名字了嗎?”

我略一思索,:“《爾雅》有言‘諶,信也,誠也’。這是我們第一個孩子,就叫他劉諶吧,以示我們夫妻二人之誠心。”(《爾雅·釋詁》)

劉諶,是曆史上“我”第五個兒子北地王的名字。他聰敏英烈,頗有乃祖之風,鄧艾偷襲陰平時曾請求帶兵出戰,後因不甘投降於昭烈廟自殺殉國。我給孩子取名劉諶,是想讓他做一個頂立地的男子漢,而不是一個懦弱無能的人,同時對我也是一個警醒。

星彩對這個名字很滿意,慈愛地撫摸著他嫩的可以掐出水的臉蛋:“以後就叫你諶兒了,諶兒。”

幸福的生活總是短暫的,秋收結束,孩子滿月之後,我終究踏上了北上的征程。為了心中那個更遠大的理想,我隻能放棄這一刻的溫存。

我將屯田兵與孟獲部族合並,簡單訓練之後選拔五千人,由吳太後的兄長關中都督吳懿統領。蒲元、楊儀、諸葛喬、趙統、王猛、張懌等人都跟我一起去漢中,為了更好地收集情報,我把楊戲也帶上了。蔣琬、費禕等人稍後會征集民夫再把剛收獲的糧草運往漢中。臨行之前我囑咐向寵,要在農閑時配合蔣琬、費禕操練人馬,藏兵於民,以備補充兵力。

我們與曹魏的大戰必將曠日持久,我不想打到最後無兵可派,當然也不想過分征兵,竭澤而漁,一定要在國力允許範圍之內。章武元年(1年),全國僅有民戶二十萬、人口九十萬。那時剛剛占領益州,不少人淪為流民或者成為大族的私人奴仆,不再戶籍之內。這些年,諸葛亮依法治國,打擊豪強,不少人重新進了戶籍或者成為朝廷的屯田戶,而在南征之後不少蠻族也紛紛下山入籍。雖然朝廷還沒正式統計人口,但保守估計至少增加了三四十萬人,征兵十三四萬完全沒問題(三國時兵民比例接近十比一),我們現在全部兵力加起來還不到十二萬。。

準備妥當,數千人的隊伍開始向漢中進發。我的滇池駒已經滿三歲,雄健有長力,翻山越嶺,如履平地。我給它起名淩雲,取淩雲壯誌之意。一路之上,劍閣崔巍,巴山險峻,益州山川四固,名不虛傳!

殘陽如血,雖然看起來一切平靜,但戰爭的巨大陰雲已經籠罩在雍涼二州的上空,山雨欲來!